13个会让男人变得更加丑陋的穿衣方式
162 2025-08-10
无肉的年三十"真没想到,这年三十你们还记得我啊!"父亲望着眼前的布袋,声音里满是哽咽那是一九九七年的冬天,北方的寒风刮得人脸生疼街上行人裹紧棉袄,低头快步走着,谁也不愿在这刺骨的寒风中多待一秒我家所在的国营四机厂已经半停产,父亲周志明的工资拖欠了三个月。
厂里的职工食堂关了一半,以前热热闹闹的厂区,如今冷清得像个废墟母亲赵桂芝在街口摆了个小摊,卖些冻得发硬的糖葫芦,赚点零用钱补贴家用天气太冷,来买的人不多,有时候一上午也就卖出去七八串"老周,咱厂这情况,今年过年怕是难咯。
"母亲裹着旧棉袄,搓着被冻得通红的手,语气中满是无奈父亲沉默地点点头,眼里闪过一丝忧虑他放下手中的《工人日报》,起身去烧炉子煤球炉发出噼啪的响声,屋里的温度慢慢回升,但我们心里的寒意却越来越浓腊月二十七那天,我翻遍了家里的抽屉,只找出六十八块钱。
这是我们全家的积蓄,放在以前,这点钱连半头猪都买不到,如今却要撑过整个春节黑白电视机里正播着春节联欢晚会的预告,主持人张嘉译笑容满面地说着"阖家欢乐"母亲看了一眼电视,叹了口气:"老周,今年咱就简单过吧,反正就咱们仨。
"父亲点点头,眼神中却藏着一丝不甘在厂里干了二十多年,从来没有过一个"白年"就算是最困难的时候,桌上也得有几样硬菜,这是他的骄傲"爸,没事,咱们吃饺子就行"我笑着说,心里却五味杂陈家里的冰箱是前年买的"长岭"牌冰箱,曾经是父亲引以为傲的"四大件"之一,如今打开冰箱,里面空荡荡的,只有几棵大白菜和半袋冻豆腐。
我知道,父亲心里装着倔强去年春天,厂里的车间着了火,父亲带头冲进火场抢救设备,烧伤了手臂厂长李德福拍着父亲的肩膀,在全厂大会上表扬:"周志明同志,舍己为公,是咱们厂的好榜样!特发精神文明奖状一张,奖金五十元!"。
那张奖状还挂在我家堂屋的墙上,泛黄的纸面上印着大红的"优秀员工"几个字,旁边是父亲穿着蓝色工装的照片,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可如今,那些光环也抵不过生活的窘迫街上到处都是"甩卖"、"大清仓"的横幅,厂里的工友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低声议论着谁家又开始做小生意,谁又要去南方打工了。
腊月二十九,我跟着母亲去市场买年货市场上人山人海,卖年货的摊位排成长龙猪肉摊前挤满了人,个个手里抓着几张皱巴巴的钞票"老板,来二两五花肉"一个跟母亲年龄相仿的妇女说道肉摊老板手起刀落,一块肥瘦相间的猪肉被切下来,放在秤上:"一斤九块五,二两肉,一块九毛。
"那妇女皱了皱眉,从口袋里掏出两张皱巴巴的一元票,递给老板老板找了一毛钱,那妇女接过肉,小心翼翼地放进提兜里,转身离开"媳妇,咱买点肉回去吧,好歹是过年"父亲看着肉摊,低声说道母亲摇摇头:"咱家还有更要紧的事呢,你那咳嗽还没好,得留点钱买药。
"父亲不再说话,眼神落在了远处的猪肉摊上,久久没有移开。我知道,在他心里,年夜饭桌上没有肉,就像是承认了自己的失败。
回家的路上,我看到马路对面的国有副食商店门口排着长队"怎么回事?"我好奇地问"听说是发罐头了,一人限购两罐"母亲说着,拉着我过马路,"去看看,说不定能给你爸买点荤腥"队伍排了有五十多人,我和母亲站在最后。
寒风吹得人直打哆嗦,但没有人离开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轮到我们,商店的货架上只剩下几罐"红烧带鱼""带鱼也行,总比白饭强"母亲买了两罐,用报纸包好,小心地放进布袋里年三十那天一早,院子里就热闹起来邻居王大妈贴门神,擀面的擀面,剁馅的剁馅,欢声笑语不断。
只有我家,静悄悄的母亲蒸了几个白面馒头,炒了两个青菜,开了一罐带鱼罐头,桌上竟然连块肉也没有往年这个时候,家里早已是香气四溢,饭桌上少说也有四五个硬菜,亲戚们围坐一桌,推杯换盏,其乐融融父亲坐在桌前,双手交叉支着下巴,眉头紧锁。
我知道他在想什么—从我记事起,年夜饭桌上总有一盘红烧肉,那是我们家的"传统"现在传统被打破了,他心里不是滋味"咳咳咳..."父亲又开始咳嗽,一连串的咳嗽声在屋子里回荡这咳嗽已经持续半个月了,前几天去医院,大夫说是支气管炎,开了些药,吃了也不见好。
"老周,吃点药吧"母亲递过来一杯热水和几片药父亲摆摆手:"没事,过两天就好了"他不想在年三十这天显得病恹恹的,但苍白的脸色却骗不了人院子里传来孩子们放鞭炮的声音,噼里啪啦响个不停电视里播着春节联欢晚会,小品演员的笑声和台下观众的掌声透过那个老式"牡丹"牌电视机传出来,显得格外刺耳。
"爸,咱吃饭吧,一会儿还要守岁呢"我强打精神,试图活跃气氛父亲点点头,刚要说话,忽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谁啊?"母亲有些惊讶,年三十晚上,谁会来拜访?一个穿着旧棉袄的中年男人,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站在门口。
他的鼻尖冻得通红,脸上挂着腼腆的笑容我愣了一下,不认识这个人"志明在家吗?"来人搓着手问父亲走到门口,眯着眼睛打量来人,忽然喊道:"老李?你不是调到省城去了吗?""是我,李德福!"来人咧嘴一笑,露出两排黄牙,"这不是过年了嘛,回来看看老朋友。
"原来是那位已经调走的厂长记得他走的那天,全厂开了欢送会,他拍着胸脯保证:"我李德福不会忘记四机厂的兄弟们!"可这一年多来,却杳无音信"快进屋,外面冷"父亲热情地招呼着李德福跺了跺脚上的雪,走进屋内他环顾四周,目光在简陋的年夜饭桌上停留了一会儿,眼神闪烁了一下。
"志明,你这咳嗽还没好啊?"李德福关切地问父亲摆摆手:"老毛病了,不碍事"李德福点点头,突然一拍脑门:"哎呀,差点忘了正事!"他径直走进屋,打开帆布包:一块五花腊肉、两瓶二锅头、一袋饺子馅、几包糖果...还有一个红信封。
"志明,那场火中你救了我一命,这事我一直记在心里"李德福拿出酒瓶,"今年厂里困难,但咱们哥们之间的情谊不能断啊!"母亲默默地擦着泪,接过腊肉去厨房那腊肉少说有三四斤重,油光发亮,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老李,你..."父亲有些哽咽,"你还记得啊...""咋能不记得!"李德福坐在桌前,给父亲倒了一杯酒,"那天要不是你,我这条命早没了我爱人常说,咱欠你一条命呢!"原来那场火灾比我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当时李德福被困在办公室里,浓烟已经弥漫,眼看就要窒息了,是父亲冲进去,背着他跑出了火场。
父亲的棉袄被烧了个大洞,手臂上的伤到现在还留着疤痕"哥几个都想你呢,可惜大家都不容易"李德福叹了口气,"这不,我好不容易在省城站稳脚跟,第一件事就是回来看看你"父亲眼圈红了,两个老男人对坐着,倒满了酒,却一时无言。
半晌,父亲举起酒杯:"老李,谢谢你还记得我这老哥们""说啥呢,都是自家兄弟!"李德福笑着,又从包里拿出一个红信封,"这是给小峰的压岁钱,我做叔的,总得表示表示"我连忙推辞:"李叔,这不合适..."李德福摆摆手:"收着吧,你爸当年救我,你就是我侄子。
这点心意,必须收下"他把信封硬塞进我手里,里面鼓鼓的,一摸至少有几百块我看着父亲眼角的皱纹,那里面刻着时代变迁的痕迹下岗、改革、困难,这些词汇在九十年代的北方小城里,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此刻,屋里却弥漫着一股暖意。
"老赵,别磨蹭了,今天咱们好好喝一杯!"李德福冲厨房喊道母亲从厨房里探出头来,眼睛红红的:"德福,你媳妇呢?怎么没一起来?""她带着孩子在婆家呢,明天一早的火车回省城"李德福解释道,"我借口说有工作,偷偷跑回来看看志明。
"
父亲听了,眼中闪过感动的泪光这年头,谁家都不容易,能在年三十这天专程来看望,这份情谊实在难得厨房里,腊肉的香气渐渐溢出母亲把腊肉切成薄片,放在锅里煸炒,加上酱油、糖和料酒,不一会儿,香气四溢,馋得我直咽口水。
"来,尝尝我带来的二锅头,这可是好酒!"李德福打开酒瓶,浓郁的酒香立刻弥漫开来父亲接过酒杯,仰头一饮而尽,脸上立刻泛起红晕:"好酒!多少年没喝过这么好的酒了!"李德福哈哈大笑:"早就知道你爱喝这口,特意从省城带回来的。
"两人推杯换盏,话匣子也打开了李德福讲述着省城的见闻,高楼大厦如何拔地而起,外资企业如何进驻,人们的生活如何日新月异父亲听得入神,偶尔插几句话,多是对过去的回忆"志明,你还记得咱们厂八五年评劳模那次吗?"李德福忽然问道。
父亲眼睛一亮:"记得,那年你差点被评上,结果让车间的老王给截胡了!""哈哈,就是那次!我气得三天没吃饭,是你拉我去喝酒,才把这口气给消了"李德福拍着大腿笑道"那时候年轻啊,为点虚名争得头破血流"父亲感慨道,"现在想想,其实都不算啥。
"李德福点点头:"是啊,人这一辈子,名利都是虚的,哥们义气才是真的"母亲端上了香喷喷的红烧肉,又炒了几个小菜,桌上一下子丰盛起来李德福还从包里拿出两包瓜子和几盒糖果:"这是给嫂子和小峰的,过年了,总得有点零嘴。
""德福,你太客气了..."母亲眼里含着泪,声音有些颤抖。"嫂子,咱们都是一家人,别见外。"李德福笑着说,目光却不经意间扫过墙上那张已经泛黄的奖状。
晚饭后,李德福提议大家一起包饺子他从包里拿出带来的饺子馅:"这可是我媳妇亲手调的,放了韭菜、虾仁和猪肉,特别香!"于是,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有说有笑地包起饺子来李德福的手法粗糙,包出来的饺子歪歪扭扭,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电视里的春晚节目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后半段,小品演员的幽默逗得我们前仰后合"来,咱们边看春晚边包饺子,多有年味儿啊!"李德福一边包饺子一边说父亲的咳嗽似乎好了许多,脸上也有了血色他看着桌上堆成小山的饺子,眼中闪烁着满足的光芒。
就在这时,门外又响起了敲门声"谁啊?"母亲惊讶地问父亲去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对中年夫妇,正是李德福的爱人张红和他们的儿子小明"红姐!"母亲惊喜地叫道,"你不是在婆家吗?"张红笑着走进来:"这不是想给你们个惊喜嘛!老李一个人来,我怕他喝多了没人管,就跟来了。
"屋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张红从包里拿出一盒糕点,是我们镇上最有名的"老赵家"的核桃酥,软糯香甜,入口即化"尝尝,我排了一个小时队才买到的!"张红笑着说小明是个十来岁的男孩,腼腆地站在角落,手里捧着一个游戏机,一进门就跟我打招呼:"哥哥,我带了游戏机,咱们一起玩吧!"。
我们坐在一起,分享着那台"小霸王"学习机带来的乐趣父母们在餐桌旁畅谈着往事,不时爆发出笑声灶台上,饺子在锅里翻滚,香气四溢母亲和张红一起在厨房忙碌,说笑声不断父亲和李德福碰着酒杯,讲着过去的故事,眼中有光。
这个没有肉的年三十,却因为一个帆布包,变成了记忆里最丰盛的一次团圆"来,饺子熟了!"母亲端着一大盘热气腾腾的饺子走出厨房大家围坐在一起,举杯共饮,其乐融融李德福举起酒杯,郑重地说:"志明,在省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咱们是什么交情,不说这些客套话"父亲点点头,眼中噙着泪:"老李,谢谢你这年三十,是你给了我们一家人温暖""说啥呢,要不是当年你救我,哪有我今天?"李德福拍着父亲的肩膀,"志明,咱厂虽然不景气了,但人心不能散。
来年有机会,我帮你在省城找份工作,咱哥俩一起干!"窗外,鞭炮声此起彼伏,天空中绽放着绚丽的烟花屋内,欢声笑语不断,温暖如春那年春节,虽然没有山珍海味,但却有最珍贵的情谊李德福一家在我家住了三天,我们像一家人一样,共同度过了那个难忘的春节。
临走时,李德福塞给父亲一个信封:"志明,这是我的电话和地址,有事一定要联系我"父亲紧紧握住李德福的手,两个老男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情义,比任何山珍海味都更能温暖人心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那天的腊肉香气,仿佛还萦绕在鼻尖。
父亲后来真的去了省城,在李德福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总算有了稳定的收入母亲也不用再站在寒风中卖糖葫芦了,她在一家饭店当了服务员,日子渐渐好了起来每年春节,我们两家都会聚在一起,共度团圆。
桌上再也不缺红烧肉了,但大家还是常常提起那个"无肉的年三十",每每想起,都会心头一暖
生活从不会一帆风顺,但总会有人,在你最困难的时候,提着一个帆布包,敲响你的家门这,大概就是人间至味吧人世间,情比金贵在漫长的岁月中,那些物质的匮乏终将过去,而心与心之间的温暖,却会永远留存就像那年的腊肉香气,虽然早已散去,但那份真情,却永远留在记忆的深处,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
那个帆布包里装的,远不止是肉和酒,更是人间最珍贵的情谊。它教会我,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爱,就永远不会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