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2024折叠车北京-西藏珠峰 D9 西阎乡-潼关古城 45KM

网络来源 148 2025-08-08

闹钟一响,起床先把窗帘打开,又是阴天,注定今天下雨,心情郁闷+压抑抬车下楼,在楼下整理一下装备,老板大哥特意起早来送我,很是感动,昨天晚上借人家的洗衣机甩的衣服,要不今天肯定没得穿了大哥给我指了一下大体路线,简单明了。

今天就要告别骑了几天的大河南了,有点留恋,提升骑行难度的就是在河南开始,一路也感受到了河南人民的热情和淳朴,我要给大河南点赞!今天出河南进陕西,路线是这么安排的为了明天进西安,今天骑行公里是属于热身阶段就结束,今天要到潼关古城,其实可以骑更远的,但是潼关古城的古巷很有名,还是潼关肉夹馍的老家,路过就顺带脚儿休息一下,明天就得骑的多了。

告别了老板,主路正好修路,全是泥坑,早点也没吃,懒得吃士力架这些甜食了河南河北的早点,路过的话一定要吃,便宜实惠味道好姐妹早点摊门口人进人出,就她家了进去一问,就剩下葱花饼,稀的都没有了,来了两张饼,就着可乐吃。

吃完开始正式上班儿(骑车)这个图片不是高速路,是国道!河南地界宽广,国道都这么气派沿着最右边踏实骑吧,大下坡大上坡,一个非机动车和行人都没有,感觉特别怪今天带的水不多,没多少公里没必要买那么多驮着

蜿蜒纵深的大国道骑着就是痛快,路旁的小野花都开了今天这天闷雨呢,超级热,骑起来一点都不凉快,越骑越热,浑身湿透了已经,平时骑车出汗会随着车速很快的风干,今天这种闷雨天儿就是越来越闷热,也有可能是刚吃完了两张饼带来的热量。

上坡运动特热,下坡就不是热了,很冷,类似于秋天早起的感觉,放坡不蹬车,就会越来越冷,这点其实要注意及时添加衣物,很容易失温国道右手边就是连霍高速,在往北就是母亲河黄河因为在高架的国道上,能够看到两旁的村庄都是在黄河的冲积平原上,一望无垠。

928,就爱发,哈哈哈。本来速度挺快,看见路标牌急刹车,停车拍照。

接下来接着开始大泥路,离省界没多远了路两旁可能昨天的路一样,泥沙超级多,明显能够听到链条跟泥沙的摩擦声,很怕链条后边出问题,只带了一条备用链条,事实证明,kmc的防水链条质量没问题,五千公里极端天气质量妥妥的。

这个大陡坡大车开上去都特别慢

爬上爬下骑到了一个镇子,很大,出了这个镇子就是陕西了,雨下的很密,穿着雨衣里边都哈气,连体雨衣穿着太遭罪了,我这个透明雨披是最佳选择,车头也不会打湿,就是拍视频会相应的减少,雨衣罩在外边。

这个村子应该是都姓杨,大石头看着挺气派的,过了这个杨家村就离开大河南了,进入陕西省地界,算上北京这是骑到了第四个省。

河南人民欢迎您再来,看着就亲切,感谢大河南的父老乡亲的热情和帮助。以后还会再来的。

陕西界牌下边的公路就不一样了,有划线,地貌其实都一样,跨省一般头一天地势都差不多,就是方言完全不一样,饮食结构也不一样了,肉夹馍和凉皮开始向我招手,哈哈。

能够很清晰的看见黄河,伟大的母亲河,养育了华夏儿女。其实这一路路过了很多历史景点,河北和河南的历史典故也有很多,部落文明发展到部落联盟,最终形成“国家”这个概念,历史谱写的篇章从华夏大地开始。

路上没人,车也不多,车辆基本都走的高速,过道只有跑货的大车第一次亲眼这么近距离看见黄河,还是觉得挺新鲜的,以前都是坐车看过,这次是跟着黄河并驾齐驱,骑的时候挺激动,边听歌边哼哼歌曲,今天不累,骑行难度为零颗星,为的是明天进西安。

路过一个类似于黄河渡口的景区,拐弯进去看看,停车场都是路过的游客特意过来拍照打卡,河南陕西车牌居多。

黄河渡口的潮气特别大,有一种河水发腥的味道。

黄河渡口旁边摆了一些以前渡口的生活面貌塑像,看着挺生动的。以前黄河渡口来来往往运货运人,应该是当地的支柱产业,现在基本都废弃了,变成了景点儿。

“我在渡口,渡你,渡我,渡过去”,写的真好!

再往前骑就是潼关古城了,这座城在历史很多典籍中都有出现,很是经典,最近的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待会儿细讲一下当地老乡口口相传的故事很惊险复原的西关古城楼,以前的在抗战年间被毁了待会儿讲一个当地大爷跟我说的抗战期间的故事,先卖个关子。

云雾中的景区,还没完全建完,看着挺凄凉的,山上边一个人都没有,不是旅游旺季,街上能看到的都是当地居民。

今天到达住宿是骑行以来时间最早的一天,才五十公里到达住宿地是个民宿,老板一家人很热心,都是当地居民,属于办营业状态,没有游客,我是提前一两个月就联系这边的住宿,要完全确定有住宿且开业能住才敢把路书的点位算出来,要不很麻烦。

这是一个古巷,用大的鹅卵石铺的路,所有房屋都是古宅,看着这个感觉确实不错,比北京的爨底下村还原始挺喜欢这种感觉的,但是要是晚上让我出来,肯定没戏!没灯,又没人,绝对不敢出来住宿这个农家院里边有条小狗,这狗特别的敬业,全程不带休息的,一直汪汪,我都怕它喊缺氧了。

进屋歇驮包,用院子里的水管子开始洗车,痛快,不用考虑挪不开车,随变滋水答应了小狗待会儿给它带好吃的,出门找饭辙

这颗歪脖树年岁很久远,好几代人了已经,属于村里的老古董。

挂着大灯笼的是一个古井,唐代的,我就在它左手边的民宿住,大姐说这个井水她们经常喝,很甜里边有个神像供奉着,应该是土地公公出门找了一个面馆,就这一家开门,其余的都在挨着河边,有点远,雨天懒的去了点了肉夹馍、凉皮儿、油泼面,这边的面确实好吃,超级筋道,额外买了一个烧饼浇了一些肉夹馍的肉汤,是给敬业小狗儿买的,套套近乎,别让它老叫唤了,比我还累。

吃碗面跟屋里打麻将的几个大爷聊了会儿,说以前这个潼关古城在抗战年间立了功,日本人在黄河对岸三番五次尝试要攻过来,这边的守军当年坐镇的是老蒋的儿子驻扎这个水坡巷日本人的炮把城楼都给炸毁了,这个巷子在山刚才景区的西侧,炮打不着,很安全,当了指挥部,选了一个炮兵去山上向对岸的日军开炮,瞄了半天,据传说是一炮就打到了对岸火炮的炮口里,直接连窝端,其实这个有点夸张,应该是一炮打到了对面炮兵阵地的弹药库,连窝端了。

老板娘也跟我说了这个故事,在当地家喻户晓,停了他们这么讲,我心里想的是当时我要是在这里,而不是现在和平时期骑车旅行来,当年要是看见日本人尝试横渡黄河过来,得多紧张啊!感谢中华民族的伟大团结,珍惜和平,勿忘国耻!想起了宛平城醒狮得勿忘国耻标语!

这条水坡巷确实名如其巷,水流速很快,因为有坡度,往上骑的时候轱辘压到鹅卵石都会滑一下回到院子里,可以溜溜达达的发朋友圈,修视频了,太悠哉了,今天属于享受级别的骑车,出来一个礼拜了,还是很想家,一个人在路上的感觉跟之前自己临出发做的心里建设完全不一样,这个是需要自己体会的。

哦对了,肉汁烧饼小狗子几口就给吞了,吃完看了我一眼,我觉得我俩能成为好朋友了,然而它显然没想着下班儿,接着连续叫,而且声音更洪亮了,有了浇汁烧饼的加持。

今天得休息好,明天的强度是现阶段最大的一天,明天咱们出潼关,沿着渭河进西安城!

上一篇: 入陕西第一景:老潼关的潼关古城和女娲神像
下一篇: 潼关古城:古代的‘门口’,现代的文化交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