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的北京丨不止赏莲!解锁夏日游玩新花样
82 2025-07-30
服饰在古代与现代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目前收藏着大约十五万件与服饰相关的文物,其中绝大多数是清代的皇家用品。这些服饰在材质上极为优质,品种繁多,不仅能满足帝后日常朝会、祭祀、出行、节日庆典以及休闲居住等多方面的需求,还拥有无与伦比的美学价值。故宫所藏的清代宫廷服饰,以其繁复的纹样、鲜艳的色彩和精湛的工艺而著称。
清代宫廷的服饰装饰精美。比如故宫珍藏的乾隆皇帝所穿的“明黄色缎绣彩云蝠寿字金龙纹”龙袍,其上不仅绣有金龙、云蝠以及海水江崖等纹样,还汇聚了天地与自然万物的精华,形成了“十二章纹”。这种纹饰的起源可追溯至四千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尚书》中的“益稷”篇章记录了帝舜与臣禹的交谈,其中舜表达了他想要观察古代圣贤形象的想法,这些形象包括太阳、月亮、星辰、山川、龙、华虫等元素汇聚一堂,还有宗彝、藻、火、米粉、黼、黻等纹饰,以及彩色的章纹分别施于五种颜色之中,从而制作成服饰,舜希望通过这种名为“十二章纹”的礼服来传达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好愿望。
乾隆帝的龙袍上装饰的“十二章纹”图案繁多,细致入微。这些纹样中,太阳图案描绘了金乌(古时神鸟)的形象;月亮图案则描绘了玉兔和桂树;星星则以三个小圆圈来象征,并由两条直线相连,构成一个星座的形状;日、月、星三者共同象征着皇权的四面包围。山峰以连绵起伏的形态呈现,象征着稳重;而龙则采用两条游动的龙形,寓意着审时度势的能力。华虫的形态仿若锦鸡,锦鸡身上那绚烂的花纹,赋予了它文采飞扬的象征。宗彝是古代用于祭祀的成对器皿,其内雕刻的虎与长尾猿图案,象征着忠诚与孝顺。藻纹以水生植物为原型,象征着高尚的品德。火焰状的火,象征着光明磊落。粉米图案如同米粒,寓意着对百姓生活的关怀。黼纹呈斧头形状,代表着处理事务的果断。黻纹既似亚字清朝服饰图片,又若两个背向的己字,寓意着明察秋毫,分辨是非。南宋时期,蔡沉所著的《书经集传》中“卷一”部分,对“十二章纹”的相应象征意义进行了详尽的记录。
清代宫廷的服饰色彩斑斓,深受我国传统“五行五色”理念的影响。在先秦古籍《逸周书》卷三的“小开武解第二十八”中,将“五行五色”的对应关系总结为:水对应黑色,火对应赤色,土对应黄色,木对应青色,金对应白色。这五种颜色被统称为“正色”。古人依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将正色相互混合,进而衍生出多种“间色”。卫湜,宋代的一位学者,在其著作《礼记集说》卷七十五中,对间色的分类进行了总结,列举了包括绿、红、紫、碧、骝黄在内的多种间色;同时,他还对间色的成因进行了阐述,指出木色为青,土色为黄,木能克制土,因此青黄色便被归类为间色。清朝皇宫中的服装色彩斑斓,不仅涵盖了正色与间色,还衍生出粉红、洋红、杏黄、鹅黄、月白、宝蓝、草绿、湖绿、藕荷、雪青等,共计数十种色调。
该服饰在主色调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合了多种色彩。例如,故宫珍藏的这件大红色缂丝八团彩云蝠寿金龙纹女棉龙袍,是清代皇后的吉祥礼服,常在重要庆典活动中穿着。龙袍的面料以红色为主,内部衬以素纺丝绸,呈现明黄色;袖口则是黑色;装饰的錾花扣采用金色;而大襟右衽、马蹄袖以及领口和袖口的水纹,均采用了带有金边的石青色。龙袍之上衣缀以红色双喜字,配以金色团龙图案,周围环绕着翠绿火焰与五彩云蝠。龙袍下摆则绘有海水江崖纹,色彩斑斓,包括明黄、赭石、石青、湖绿、灰黑、月白等色,且融合了深蓝、宝石蓝、月白三色的渐变效果,色彩之间过渡自然,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尽显华美之态。
清代宫廷服饰中融入了众多精湛的技艺,其中缂丝工艺尤为突出。这种工艺,亦称“刻丝”,其织造过程相当繁复,所使用的工具是特制的平纹木织机。在缂丝的制作中,细密的生蚕丝被用作经线(即竖线),而柔软多彩的熟蚕丝则作为纬线(即横线)。其工艺的核心特征包括:首先在织机上固定好经线,将其作为本色的丝线;接着,利用墨线在经线上绘制出图案纹样;随后,采用不同颜色的丝线作为纬线,借助各种小梭子穿引这些丝线,在图案区域内进行挖织,实现单色变化,并更换梭子。经线贯穿整个织物的宽度,而纬线则仅与经线交织于图案部分,并在交织后即被截断。这种缂丝技术被称为“通经断纬”法。
缂丝的正面与反面纹饰相互映照,同样精致无比。在纹饰与素色部分的交界处,隐约可见细小的裂纹;而在不同颜色线条交汇的地方,则有微小的针孔。这些裂纹与针孔,共同营造出一种仿佛经过雕刻的审美效果。在清代官员陈元龙所著的《格致镜原》卷二十七中,也有类似的描述:“观之犹如雕刻之状,故称之为刻(缂)丝”清朝服饰图片,用以描绘缂丝的视觉艺术特征。缂丝的色调能够随意变换,织成的布料既显高雅又显尊贵,美得令人赞叹,工艺精湛,仿佛天工开物。提及那件大红色缂丝女棉龙袍,上面绣有八团彩云蝠寿金龙纹,其上精美的海水江崖图案、绚烂的八团红彩云金龙纹,无一不体现了清代缂丝工艺的精湛技艺。
故宫所藏清代宫廷服饰彰显了我国古代工匠独具匠心的审美情趣,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高超的制作工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周乾,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