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佚名 50 2025-07-28

据说

这个夏天最火的是“多巴胺穿搭”

红色的帽子

绿色的鞋

橙色的衣服

紫色的袜

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多巴胺穿搭”这一概念,指的是通过五彩斑斓、丰富多样的服饰搭配,激发人们的积极情绪,刺激快乐激素多巴胺的分泌,从而传递出一种愉悦和欢快的氛围。简单来说,就是将快乐融入衣着之中。实际上,古代人在这方面也是行家里手。

(一)掌握时尚密码的皇家 早就玩明白了

在秦朝,君主们偏爱黑色服饰;到了汉朝,统治者崇尚赤色,将其视为尊贵之色;而隋唐时期,黄色则成为了官方的正统色彩……在众多人的认知里,明黄色被视为帝王的独占之色,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然而,实际上,古代帝王的服饰色彩丰富多样,从黑色过渡到红色,再到黄色,每一件服饰都是独一无二的。

《礼记》中提及,在西周与东周的时代,天子身着青色衣衫。然而,进入春秋时期,随着各诸侯国之间的纷争加剧,服饰样式变得丰富多彩。及至秦朝,黑色再度成为主流审美,秦始皇嬴政明确要求官员身着黑色服饰。

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秦始皇画像,霸气黑色穿搭

晋武帝黑红穿搭

"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一规律似乎始终无法摆脱。每当朝代更迭之际,亦是时尚潮流更迭之时。至汉文帝刘恒在位,他开始摒弃黑色,转而崇尚红色。在汉文帝十五年间,他身着黄色服饰;而在十六年,则改穿红色。"史记·孝文帝本纪"中记载,刘恒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改变,是因为他坚信大汉王朝应当与火德相协调。

自那时起,赤红之色在汉朝广为流传。汉朝的君主们有一个特别的喜好,那就是追求长生不老的方法。由于仙人的服饰以黑色和红色为主色调,汉代的贵族们便偏爱身着红色或红黑相间的衣裳,以期效仿仙人的风采。

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宋仁宗画像

历经宋代的简约服饰风潮百年传承,明代转而开启了一种以“报复式多巴胺”为特征的穿搭新风尚,其特色鲜明地体现在大红大绿的色彩搭配上,追求富贵与艳丽的视觉效果。特别是红色这一主色调,就包含了多达18种不同的色调。

明亮的黄色是众多多巴胺风格搭配中的佼佼者,它所散发的活力与生机让人倍感精神。那么,黄色究竟是从何时起被皇家所独占,成为所谓的“专属色彩”呢?这一现象的起源,大概可以回溯至唐朝。

《新唐书》中有所记载:唐高祖时期,将赭黄袍、中带定为常服,并明令禁止臣民穿着。换言之,自唐朝初期起,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均不得身着黄色服饰。正因如此,赵匡胤得以“黄袍加身”,实现了政权的转变,并开启了宋代的历史篇章。由此可知,在那时,黄色已被视为皇权的显著标志。

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清 俞明 《明太祖朱元璋正形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孝肃皇后周氏容像

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孝贞纯皇后王氏容像

明代人在追求服饰色彩饱和度的同时,亦极为重视配饰的潮流与创意,诸如金钗、头冠等饰品,往往采用宝石、翡翠等多样色彩进行搭配,甚至服饰上的纽扣也巧妙地融入了心思。他们追求的是“多巴胺”的满足,追求的是那份快乐。

明·金镶宝蝶恋花纽扣

清新的蓝色不仅成为了“多巴胺女孩”追求时尚的必备元素,更是清代皇帝所钟爱的色彩。

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康熙帝读书像》

故宫博物院藏

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情殷鉴古图》中的道光皇帝

(二)

盛唐女子主打的就是一个“敢穿”

谈及多巴胺风格着装,唐代盛期女性堪称高手。初唐时期,她们着装简约朴素,然而随着国力的恢复和文明的进步,上流阶层对单调的服饰逐渐感到厌倦,转而追求服饰的华丽与精致。盛唐女子则大胆地进行了风格上的转变。她们倾向于使用鲜艳大胆的色彩搭配,特别是对高饱和度的色彩情有独钟,并且她们在搭配上显得随意自在,完全不受传统礼仪的束缚。

《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礼佛图》这幅作品,乃是根据唐代敦煌莫高窟130窟的壁画进行精心临摹而成。

图中衣物均布满团花

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簪花仕女图》(局部)

《捣练图》(局部)

《捣练图》中描绘了各式各样的服饰,既有身着红衣蓝裙搭配白帔子的形象,也有穿着绿衣黄裙并配以白帔子的角色,更有那些觉得三种颜色不够鲜明,于是在裙子上额外添加了纹饰图案的。

请横屏观看

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捣练图》 图©唐张萱作 宋人摹本波士顿美术馆藏

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弈棋仕女图》 唐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这幅作品出自唐代画家张萱之手,原作不幸失传,目前我们所见的是宋代的临摹本。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了这幅画作。画中三位女性均身着男装,外出骑马游玩。其中两位女性头戴幞头,身穿圆领衣,全副男装;而第三位女性虽然身着圆领袍,却依然保持着女子的发式。

(三)

活力洋溢的多巴胺

唐三彩类人物俑

通过陕西众多博物馆所珍藏的唐代三彩人物陶俑,我们同样能够发现“多巴胺穿搭”在那时盛行的迹象。这些三彩陶俑的色调主要采用黄、绿、白、黑以及棕,其中黄色与绿色尤为鲜艳,它们能够激发人们的愉悦与兴奋感。人物的服饰造型同样大胆、前卫且充满活力,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唐代服饰的时尚潮流。

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唐三彩男立俑

色彩的选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和象征,唐三彩的搭配令人感受到生机与欢愉。作为唐代传统陶瓷的佼佼者,唐三彩以其鲜艳的色彩和清晰的层次著称,加之运用金属氧化物色料上釉烧制的高科技工艺,使其具备了出色的耐水、耐火、耐久性能。在唐三彩的搭配中,黄色与绿色为主要色调,它们不仅让人心情愉悦,还能激发人的活力。

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三彩腾空马

唐三彩所呈现的黄色与绿色,色彩饱和度高,它们带来的强烈刺激与兴奋感能够激发人的多巴胺分泌,让人充满活力与生机。通过唐三彩,我们得以窥见唐代时尚男女,他们同样偏爱选用明亮的黄色、绿色、白色等色彩作为服饰的主要搭配。

唐三彩梳妆女坐俑和配色分析图

(四)

兵马俑也有“多巴胺穿搭”

刚出土的兵马俑

秦朝时期,那神秘而静谧的服饰搭配,令人陶醉!在众多游客亲眼目睹兵马俑之前,他们往往难以想象,这些威武雄壮的兵马俑竟然曾经色彩斑斓。

从挖掘出的众多兵马俑中可见,其服饰搭配颇具时尚感。在2200年前,秦始皇时期的工匠们在制作兵马俑时,不仅赋予了“武士”与“战马”丰富的色彩,更运用了红、绿、黑、白、蓝、紫、黄、粉等近二十种鲜艳的色调。

丰富的色彩搭配使得兵马俑显得生动逼真,同时也向我们揭示了秦朝士兵们千年前独特的“多巴胺”时尚风格。

(五)

具有韵律的

汉代“多巴胺”穿搭

观赏过秦朝士兵的服饰搭配后,不妨接着通过鉴赏汉阳陵出土的大臣陪葬墓中的陶俑三彩服饰,来领略汉代女性的服饰风尚。

汉阳陵作为西汉第四位皇帝汉景帝刘启和王皇后的合葬之地,位于其中的一百多座遗址坑内,发掘出了上万件各式各样的陶俑。这些陶俑的身高从48厘米到62厘米不等,其尺寸仅为真人三分之一,栩栩如生地展现了汉代社会的风土人情。

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帝陵外藏坑遗址保护展示厅

该院的塑衣式跽坐拱手俑,身着传统的汉服,双臂紧紧地藏于宽大的袖筒之中,呈现出半遮面拱手而坐的姿态。她身着一件白色右衽交领的曲裙深衣,衣领、袖口以及衣襟等部位都装饰着红黄两色的锦边。她微微一笑,瞬间增添了几分娇媚,而她的头发则是中分,发髻盘绕在颈后,其中一缕发丝自然垂下,看似随意,实则显得格外飘逸脱俗。通过她,我们宛如目睹了一位历经千年仍旧充满生机的汉代佳人,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姿态,都完美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女性的典雅韵味。

塑衣式跽坐拱手俑配色分析图

这件陶俑的发现不仅让我们得以窥见汉代贵族家中侍女的服饰样式和体态,同时也为研究汉代服饰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汉服,亦称汉衣冠、汉装或华服,其历史源远流长,自黄帝时期起始,历经近四千年,直至明代末期。不同身份与等级的人所着之衣,无论是材质、色彩还是配饰,均有显著差异。

塑衣式跽坐拱手俑

汉服与汉礼彰显了国人心中那份雅致,而新中装则汇聚了民族韵律的精髓。

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塑衣式彩绘直立侍女俑

该院收藏的塑衣式彩绘文吏俑,其天庭宽阔,面容丰满,眉目俊朗,胡须斜飞,双唇紧闭。该俑所着服饰,主色调为白、土黄、棕,间以红、粉等色彩点缀,生动呈现了一位汉代文吏恪守职责、谦恭尽职的形象。

塑衣式彩绘文吏俑配色分析图

(六)

文物里的“多巴胺时尚”

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古代文物中,色彩斑斓、种类繁多的陶瓷与玉器让人不禁感叹,原来我们的祖先竟是追求多巴胺时尚潮流的先锋。图/视觉中国

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中国国家博物馆今年的新春展览中,桃花洞釉灯笼瓶格外引人瞩目,瓶身上的釉斑色块形态各异,对比强烈,色彩斑斓,且呈现出独特的晕染效果。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中的铜胎画珐琅莲瓣式盘,采用了丰富的色彩搭配,黄色、绿色、红色、橙色与白色交织在一起,呈现出绚烂多姿的画面。这幅作品由丁海秀/视觉中国提供。

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河北博物院陈列的展品中,有一件清光绪年间的“储秀宫”蓝柚绿彩龙纹盘,其色泽如翡翠般碧绿,盘面上的龙纹图案雕刻得极为精细。图/视觉中国

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在北京故宫举办的“祥开万象——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中,一件白套红玻璃的花蝶图鼻烟壶格外引人注目,其晶莹剔透的质感令人赞叹,瓶身通体以橙色饰花蝶图案装点,充分展现了古代多巴胺时尚的艺术韵味。图片由视觉中国提供。

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在此次展览中,展出了清乾隆、嘉庆时期的广珐琅八宝八仙纹盆,该盆以藏蓝色为底,其上金色镶嵌工艺精湛,完美融合,彰显了古人的智慧与创意。图/视觉中国

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上海博物馆曾展出了一件清代道光时期的景德镇窑所制粉彩莲花纹盖碗,其外沿用粉彩描绘了花瓣图案,色彩斑斓,十分引人注目。图/视觉中国

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在同一场展览中,乾隆年间的瓷器也融入了多巴胺的流行元素。景德镇的窑烧制出了绿釉堆花花卉纹的双联瓶,其翠绿的色彩令人眼前一亮,只需凝视数秒,便能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图/视觉中国(编辑:杨洁莹)。

元琉璃釉仪仗陶俑

河北邢台博物馆

头顶一顶红色边缘较短的毡帽三彩服饰,身穿一件长袖的绿色长袍,外面再套上一件尖领对襟的深蓝色半袖短褂,中间用三颗纽扣固定,黑色的鞋子尖头外露,双手合于腹部,仿佛在拿着某物,挺直地站在小平台上。该物品于1992年由沙河褡裢火车站派出所移交给邢台市文物管理处收藏。

商嵌兽首直内玉戈

河北邢台博物馆

此乃邢台博物馆珍藏的一级文物,商代时期制作的玉戈。该玉戈玉质呈现出深沉的黄色,部分区域可见褐色的浸渍痕迹。器物本身扁平而厚重,戈援呈三角形,且在接近锋刃处略微向上翘起。戈援部分狭长,前端尖锐,中央脊线隆起形成棱状。戈援的末端设有两个圆形穿孔,并带有上下两道横栏。戈的内部为长方形,靠近横栏处亦有一个圆形穿孔。在戈援的两侧,分别镶嵌有形状一致的铜制兽首装饰,然而两者的朝向相反。兽首的眼睛圆瞪,眼球突出,鼻梁上方有一个孔洞,双角向外卷曲,形成环状。内一面刻三道弦纹,纹内呈墨绿色。

三彩服饰 最近超火的多巴胺穿搭,博物馆里竟随处可见?

金代绿釉划花牡丹纹瓷枕

河北邢台博物馆

整体晶莹剔透,牡丹图案栩栩如生。该展品为邢台博物馆珍藏的国家二级重要文物,其表面涂有翠绿的釉料,部分地方露出胎质,底部则未施釉。枕面边缘装饰有三道隆起的弦纹,内部雕刻着折枝牡丹图案,花朵位于中央,盘旋的枝叶环绕其外,花叶之间的空隙及边缘点缀着细密的篦划纹。枕壁上模压着盘曲的花纹,后壁中央刻画着一头奔腾的鹿,鹿背上还印有一个“福”字。枕底中央有一个呈“一”字形的通气孔。

八宝镂空赤金耳坠

邢台博物院

邢台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乃明代兵部尚书贾待问及其母亲、贾尚书之妻与妾的墓葬中所出。此八宝镂空赤金耳坠成对,金制,整体高度10厘米,重量仅为43克,采用累丝工艺,由数十个精致部件拼接而成,形似宫灯,外围装饰以流苏,由细如游丝的金丝编织。耳坠通体镂空,精致剔透。其繁复的镂雕技艺,令人赞叹不已。在文物上,我们可以观察到银锭、钱币以及吉祥结等民间吉祥图案的装饰,其中“银锭”与“古钱”寓意着财富,整个图案则蕴含了人们对幸福、吉祥、富裕和万事如意等美好愿望的祈求。其外形极为精致,充分体现了古人卓越的工艺水平。

“多巴胺”

风潮来袭

老祖宗才是时尚“弄潮儿”!

来源:央视新闻、文物陕西、视觉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 刘国正老婆晒与王楚钦的合照,大头师娘太显年轻,像20岁小姑娘!
下一篇: 60岁女人打扮要“得体”,学这些大龄博主这样穿,气质显年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