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火大战绿军,美女主播雪儿抢镜,黑色旗袍+丸子头太吸引人了
160 2025-07-22
当菜市场旗袍“高定”店在网络上刮起时尚风潮,一批年轻人恍然大悟:藏在成都各大菜市场、小巷子里的裁缝店,不仅能改个裤脚、换个拉链,甚至还是价格亲民的旗袍“高定”原产地。
3月4日,在成都四十四中附近的一家旗袍店,老板陈红正在赶制一款“高定”旗袍,“客户是日本留学生,10天后能交付。”从本土化到国际化,这家“老店”用自己的“生意经”撬开海外市场,并创造月盈利超3万元至5万元的成绩。
有人害怕改变,有人求新求变。陈红说:“我做了45年旗袍,客户从中老年群体,变为现在的年轻群体占主导。如今,他们(客户)已遍布日本、马来西亚、美国等地。这代表着我们的国潮传统服饰,正在被世界看到和喜欢。”
陈红正在制作旗袍
简易大棚里的网红旗袍店
“歪一针,拆了重新做”
相对于热火朝天的旗袍直播间,藏在成都街巷里的旗袍店,显得格外安静。
记者来到陈红的旗袍店,这里位于金牛区沙河源街道,整个店面看上去是普通民房延伸出来的简易大棚,里面挂着各种花色的面料和旗袍。
虽然之前生意一般,陈红都保持着每天早晨8点30分开店的习惯,这种守候,更像一个难以更改的习惯。“我离不开这里,老主顾也需要我。”
陈红自幼承袭家族旗袍制作技艺,12岁时跟随母亲学裁缝。“儿时学习成绩不好,只能学一门‘吃饭’的手艺。”一尺一丈间,一针一线中,她逐渐“缝”出了自己的人生路。
陈红的旗袍店
1996年,陈红加入北京百年老字号瑞蚨祥,在那里工作了三年,精进了技艺,同时吸收了规范化管理经验。之后,她在北京开了家定制旗袍店,直到2016年因家庭原因回到了家乡成都。
回乡创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打开市场。从店面位置来看,陈红认为这里具备人气优势,“这里以前是菜市场,人流量很大。”她说,为了吸引客流,她每天穿着旗袍上班,亲自代言,“结果出乎意料地好。”
陈红笑着说,在外闯荡十多年自制旗袍穿搭技巧,最擅长的就是广交朋友,周围商铺的老板、买菜的市民都成了她的首批顾客。
至于如何抓住客户需求,陈红给出的答案是:诚信、口碑。“歪一针,我就要拆了重做,我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保障品质,才能赢得口碑。”在她看来,做生意讲诚信是关键,“承诺了顾客什么时候交货,就一定会做到。”加班加点成了常态,“有时候干一两个通宵,都要保障能按时完工。”
陈红使用的缝制机器很有年代感
从一个人的店,到如今收了超10个学徒,陈红用9年时间在成都闯出了“名堂”。通过口口相传,这家旗袍店的订单量也成倍数增长,她说:“如今,我的旗袍店月盈利能够稳定在3万元到5万元。”
更有意思的是,不少网络达人开始到陈红的店里“打卡”,并称其为菜市场里的“高定”旗袍店。
做了45年,直播带货是“人脉”
“国外的客户专门飞来定制旗袍”
对于互联网,陈红并不熟悉,但对服装制作行业有着天然的热爱。陈红说:“我做了45年旗袍,客户从中老年群体,变为现在的年轻群体占主导。”
“我搞不懂直播带货,也折腾不动了。我也不会在网络上刻意宣传,但很多年轻人就是通过网络找到我的店的。”陈红说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人脉”,“有网红喜欢我的手艺,做工品质有保障,价格还亲民,他们(网红)愿意来这里‘打卡’自制旗袍穿搭技巧,愿意在网络上传播,这就是人脉。”
陈红制作旗袍使用的布料
当时尚开始轮回,年轻人将目光投向菜市场,买衣服的渠道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根据大众点评的数据显示,近三个月,成都“菜市场”相关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幅达227%,评价数增长超21%,20岁到35岁年轻人成为搜索主力军。其中,金牛区菜市场相关搜索热度为全市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