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幂现身浙江横店,优雅低调性感柔美,气质温婉清冷遭围观拍照
95 2025-07-08
近来,常听羽毛球爱好者提起,一桶羽毛球动辄百来元,而一场激烈的对打下来,损耗两三个球是常事,运动成本与日俱增相比之下,网球场的计费表更是居高不下,黄金时段的场地费每小时轻松破百,加上球拍、球鞋等装备开销,成为名副其实的“贵族运动”。
就在这时,一项集网球的优雅、乒乓球的灵活、羽毛球的轻盈于一身的新兴运动——匹克球(Pickleball),正以黑马之姿闯入大众视野,以其低门槛、高趣味的特质,为热爱运动的人们打开了新的大门。
关于匹克球的故事,要回溯到1965年的美国西雅图贝恩布里奇岛三位父亲乔尔·普里查德、比尔·贝尔和巴尼·麦卡勒姆,为了让暑假无聊的孩子们找点乐子,合伙在自家后院打起了“临时组合牌”没有完整的羽毛球装备,就用乒乓球拍替代球拍,用穿孔塑料球当作羽毛球,再把羽毛球网的高度降到了36英寸,这就是匹克球的雏形。
随着后来规则的不断完善,这项融合了多种球类运动特点的新游戏便诞生了关于名字的由来,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创始人之一的妻子琼·普里查德,觉得这项“拼凑”起来的运动像极了赛艇比赛中临时组队的“腌鱼船”(Pickle Boat),于是“Pickleball”这个俏皮的名字便沿用至今。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场充满父爱与创意的夏日游戏,会在半个多世纪后风靡全球20世纪70年代,首个匹克球场在私人后院建成90年代,随着复合球拍和专业规则手册的问世,这项运动从社区娱乐走向正规赛事2023年,美国匹克球协会数据显示,其会员数已突破70万,成为北美增长最快的运动,连比尔盖茨、勒布朗·詹姆斯、汤姆·布雷迪等名人,都成了它的“代言人”。
比尔盖茨匹克球的走红,首先得益于它对“性价比”的精准拿捏。
首先场地“零门槛”:标准匹克球场与双打羽毛球场地完全一致,只需简单调整球网高度(边线36英寸,中间34英寸),就能划出两片匹克球场这对于个人玩家来说,只需便携式球网和可标记的地面贴纸,便能让公园、小区空地,随时变身运动场。
其次装备“轻负担”:球拍形如放大版乒乓球拍,材质从最初的木质发展到如今的碳纤维、蜂窝板等复合材料,价格却始终亲民,入门级球拍百元左右即可拿下球体则是带孔的中空塑料球,26孔(室内用)或40孔(室外用)的设计让它兼具弹性与抗风性,耐打程度远超羽毛球,一颗球能撑过数十场比赛。
难怪有人戏称:“匹克球是用买一桶羽毛球的钱,换来了一整个夏天的快乐。”
而它的规则更是,简单易学,却暗藏策略之美。匹克球的规则,融合了网球的对抗性与乒乓球的技巧性,既适合新手快速上手,也能让高手玩出策略深度。
- 发球与接发球:采用下手发球,球需过网后落在对角发球区,且不能触碰到球网前7英尺(约2.1米)的“非截击区”(俗称“厨房”)。
接发球方必须让球落地一次后再回击,避免“暴力扣杀”,保证回合的延续性。
- 得分与胜负:只有发球方得分,每局先得11分且领先对手2分者胜(赛制可调整为15分或21分)。双打时,每队两名球员轮流发球,直到失误换边,考验配合的默契度。
其中的趣味设计:“非截击区”的存在限制了网前截击的激进打法,鼓励球员通过旋转、落点变化来得分,让比赛更具技术性和观赏性,也大大降低了运动损伤的风险匹克球的兴盛,本质上是对现代运动需求的回应:它打破了年龄与体能的壁垒,让八旬老人与青少年同场竞技成为可能,令新手也能在半小时内掌握基本规则。
此外,还兼具社交属性,44英尺的场地距离让球友在有限的空间里轻松畅谈,成为家庭聚会、朋友团建的热门选择更重要的是,它用“轻成本”对抗“运动焦虑”,让“每周打一场球”从奢侈计划变成日常小确幸如今,2024年巴黎奥运会将其列为表演项目。
在中国,深圳、广州等地的社区球场里,越来越多的人握着匹克球拍奔跑,享受着这项运动带来的纯粹快乐
没有昂贵的装备,没有复杂的规则,有的只是球拍触球的清脆声响,和汗水与笑声交织的时光当传统球类运动的门槛与日俱增之时,匹克球用“简单、包容、快乐”的理念,重新定义了“平民运动”的内涵这也证明着,运动的本质从不是攀比装备或追求专业,而是让每个人都能毫无负担地投身其中,是一个让所有人都能上场的机会,也是一段关于汗水与欢笑的平等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