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谈了瘦瘦的男朋友应该知道的秘密!都去给我看!
什么是你谈了瘦瘦的男朋友才知道的?“腿是真的很细,走在一起回头率超高”“轻松实现单手搂腰、反手摸肚脐”“挨一起睡觉真的硌得慌,好像旁边躺着的是一坨硬邦邦的石头”

确实让人羡慕嫉妒恨在一大波人都研究怎么减肥的时候,总有这么一些人怎么吃都吃不胖,这就是传说中的易瘦体质怎样才是真的瘦?先测测你的BMI吧!BMI(身体质量指数)是国际上常用于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一个标准BMI=体重(kg)/身高(m²)
一般18.5
一个人是否容易长胖,一定逃不开基因大佬的控制,这是从娘胎里就已经决定了的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上的一篇研究显示,有一种叫作嘌呤肌苷(purine inosine)的信号分子能够促进周围其它棕色脂肪细胞耗能产热,甚至能将本不产热的白色脂肪细胞转化为棕色脂肪细胞,增强燃脂能力。
嘌呤肌苷很可能就是实现“光吃不胖”美梦的关键信号分子

来源:《Nature》这项研究同时证明了易瘦体质人群的存在大约有2%-4%的人携带某种基因突变,有利于肌苷顺路进入脂肪细胞并唤醒燃脂功能这部分人可谓是光吃不胖,普遍比较瘦,肥胖几率比其他人低59%

然而,大部分数据还是建立在细胞水平或者小鼠模型上的证明结果,仍需更多的临床研究作为支撑。

“管住嘴迈开腿”,必然是维持体重或减重最有效的法则,而法则背后实际起作用的是基础代谢带来的热量差基础代谢占到了每日能量消耗的60%-75%左右,是每天能量消耗的大头而不得不接受的是,有些人的基础代谢天生比别人高。
所以,这部分人即使不动,也能瘦!

虽然出生时候的参数不能设定,但可以靠后期改变哦!静止状态下,肌肉消耗的热量相对较多,因此增加全身肌肉含量自然能够增加基础代谢然而总有一些人懒得运动,想通过节食减肥,而长期节食会影响到人体的基础代谢,身体为了在低热量摄入的情况下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就会降低消耗,甚至消耗肌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比较低的基础代谢水平。
对比运动带来的减肥效果,节食减肥确实有些得不偿失呢!

肠道细菌对于“肥胖”一直起着关键作用,这也是导致市场上各种类型益生菌层出不穷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正常人体内约有400多种肠道细菌,数量超过10万亿个,构成了庞大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对人体消化能力、营养吸收及体重变化具有调节作用。
曾发表在国际期刊《Nature Medicine》上的一篇中国年轻肥胖人群的宏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肥胖组肠道菌群的基因数量和丰富度都低于正常体重人群BMJ Journal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Dysosmobacter welbionis is a newly isolated human commensal bacterium preventing diet- induced obesity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in mice.)首次发现了一种叫作Dysosmobacter welbionis J115T的细菌(后简称为D.welbionis J115T),数据显示该细菌可预防小鼠饮食引起的肥胖和代谢紊乱。

图源:BMJ Journals官网人类肠道共生菌D.Welbionis J115T是一种新分离的人类肠道共生细菌,在健康人群中高度流行D.Welbionis J115T菌或许可成为下一代益生菌,有助于调节宿主对肥胖饮食的新陈代谢,并且将对治疗 2 型糖尿病、肥胖症、炎症性疾病和癌症患者有极大的帮助。
目前,关于减肥益生菌的临床证据尚且十分缺乏;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模式,可以部分达到纠正肠道菌群紊乱的效果举个例子:澳大利亚北部的原住民,他们本来是一群“易瘦体质”的人,但是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使他们的体重和健康状况都受到了冲击,2型糖尿病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病率都很高。
而后的7周时间内,他们重新接触传统的生活方式(低脂肪、低热量饮食和高体力活动水平),这些患有2型糖尿病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原住民,体重减轻,且空腹血糖、胰岛素和甘油三酯浓度均明显好转所以,体质问题诚然存在,但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才共同促进了肥胖的发生发展。
既然已经看透了男朋友们的一身瘦骨,如果自己还是一身赘肉,不要全部归咎于基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