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鞋换粥之感

网络来源 43 2025-05-24

——游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几天前,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参观了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

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遂昌金矿被誉为“江南第一矿”,是首批国家级矿山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唯一挂牌“中国黄金之旅”的高等级景区矿区矿冶历史悠久,历代迭经兴废早在唐代上元年间,就已有采岩活动;宋代设有永丰银场;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成为全国最大的矿银产地。

现在开发旅游的两个区域:一个是唐代金窟,另一个是明代金窟

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矿山公园门口,向上不远处我们看到一只草鞋的牌子高高地直立在那里,上面写着“草鞋换粥”四个字,我心中不禁一阵酸楚,古代旷工整日辛劳,却难得温饱的情景即刻浮现在我的眼前……沿着山路,我们往上走了大约一百四十米左右就到唐代金窟入口。

圆木拱成的硐口,令人感到金矿饱经历史的沧桑走进幽暗深长的矿硐,发现硐中有硐,硐硐相连,犹如扑朔迷离的地下迷宫一个个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奇迹,不得不令人叹服他们的聪明才智

  最吸引游客眼球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采矿方法留下的遗迹——烧爆坑使用时搭设灶台,将薪炭用火燃烧,石壁受热,骤泼冷水,石壁热胀冷缩,矿石自然爆落或经撬采后爆落据说古代许多著名的工程,如都江堰、黄河中流砥柱工程就是采用烧爆法开凿。

但目前全国范围内只有遂昌金矿保存完整的烧爆坑遗址细瞧烧爆坑,如同一个圆溜溜的锅子,底下光滑得像打磨过一样,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还有“虾蟆跳”,即某些部位矿体会突然消失,被断层、脉岩切断,然后在另一侧出现,古代矿工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地质规律,并能通过系统的工作程序找到另一侧矿体在这过程中,切断矿体的脉岩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作为安全矿柱,既节省了工程量,又隔离了采空区的空间,有利于通风、排水、运输和烧爆法作业。

灰吹法冶炼,能够有效地提取并分离矿石中的金银,选矿冶炼回收率极高,其中的制团烧结工艺,现代冶金工业直到1911年才由德国人发明而灰吹法冶炼工艺,在矿区一直延续到现代仍在使用,在生产中具有现代冶金工艺不可替代的作用。

“烧爆法”采矿、“灰吹法”冶炼,对古代矿冶科技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石窟里有的硐很长,一路进去,里面展示着各种经过还原的唐代提炼金矿的现场、操作工具、历史简介采矿现场,到处是一条条通向岩石深处的小暗道矿硐开采,从上而下,有许多地方必须侧身而过,可见当年矿工劳动之艰辛 他们在暗无天日、见不到阳光的矿硐里,成年累月地劳作,用榔头、凿子一点儿一点儿地敲进去,最多也只是用烧爆法使石头炸裂。

采矿场景区,有许多模拟矿工采矿的雕塑,栩栩如生

矿硐里许多地方上下巨石之间用几棵大圆木作为支撑柱,看起来令人担忧据导游介绍,这样的设计有两大好处,一是方便矿工攀爬,二是作为预警一旦木头发生断裂声,就警示矿硐有危险,必须要立即撤离唐代金窟外的山沟里,有大量的碎石堆,这就是矿工一点一点背出采场,是进行完选矿工序后,丢弃低品质和非金银的遗迹。

我们路过淘金池,旁边详细描写了淘金步骤,古人就在淘金池边上辛苦操作,检验黄金的含金量高低

上元茶楼,相传在初唐上元年间,一位商人以其独到的思路在此修建了一间简易的茶楼,取名“上元茶楼”楼茶的商人用廉价的粥和新草鞋来换取矿工的旧草鞋,为的是换取散落在旧草鞋里的金银矿粉,由此而发了财,名扬江湖可怜的矿工干着牛马活,吃着糙米粥,不仅得不到一粒黄金,就连草鞋上沾着点黄金粉都有人惦记着。

不过这位商人也有难能可贵之处,他毕竟给弱势群体的矿工,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解决了他们的实际生活需求,自己也获得丰厚的回报,也许这就是《草鞋换粥》故事经久不衰、流传至今的缘故试想,如果相传商人或是官府看到那些矿工如此辛苦,茶楼是无偿地给这些劳苦人歇歇脚、喝喝茶,肚皮饿了喝碗热粥暖暖身,或是草鞋破了换双新草鞋,那是多么高尚的精神境界,又是多么美妙感人的故事啊!。

不知不觉我们到了二十四个元宝造型的矴步桥,它代表二十四节气,游客们快乐地走在财富之路上,谈笑风声地来到栩栩如生的“点石成金”雕塑前,帅哥美女们纷纷触摸金光闪闪的“黄金”,希望自己的手指瞬间具有魔力走过这里就是明代金窟入口。

明代金窟位于唐代金窟下面148米,这里与著名戏曲家汤显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汤显祖在调任浙江遂昌知县时,在朝廷委派的矿使太监逼迫下,不得不组织复开黄岩坑矿洞他在主持矿政开采期间,体谅矿工的辛苦,对矿工关心备至,曾多次亲临明代金矿实地视察,与矿工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还留下了多篇与遂昌金矿有关的诗文,其中《感事》一诗写道:“中涓凿空山河尽,圣主求金日夜劳;赖是年来稀骏骨,黄金应与筑台高。

”汤显祖因为不满暴虐的矿政,他不惜愤激辞官采矿继续进行,为了尽可能多的得到黄金,矿监竟然逼迫矿工将几代遗留、用以支撑矿洞的岩柱也凿了下来,结果就在汤显祖辞职回乡的第二年,遂昌金矿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塌方事故,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只知财利之多寡,不问黎民之生死,好货成癖,搜刮民脂民膏,不得民心我们穿过金索桥,走进时光隧道,穿越到了明代矿硐毕竟年代不同,矿硐显得更加平坦、宽敞特意布置的热带雨林动植物园、图腾,多了一点神秘,多一点原始的气息。

我们看到采矿场景,矿工劳动雕塑,让人如同身临其境

顺着导游手指的方向,我们经过矿难现场,这里凌乱的巨石堆成了山中之山,我不敢想象,当时天崩地塌,落石如雨,矿工们在刹那间就丢了性命!据介绍,这些石头底下现在还压着上百具矿工的遗骸我打了个寒战,不由地微微战栗起来,我感觉这座山的每一块石头都散发出了阴寒彻骨的怨气!矿石上那些闪闪发光的东西,打断了我的沉思,游客们以为那是“金子”,导游告诉我们:这是黄铁矿,那一条条黑色带状的才是金子,边上白色的是银子,金银共生,有金子的地方就会有银子,“黑金白银”颠覆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说法,即使是金子,如果没有被开采,也难以重见天日,无法发光。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月台上,我们被一列斑驳的小火车吸引,这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原始小火车,让游客感受原始生态的矿工生活这些曾载过无数金矿石的轨道,今天转变了其主要功能,载着游客,哐当哐当,驶进黑黢黢的矿硐,只有车头的红灯不停闪烁,仿佛开往新的一段未知的旅程。

我们来到黄金博物馆,这里是展示千年遂昌金矿矿冶文化知识的重要窗口,也是市民及中外游客了解黄金知识、购买黄金饰品、领略黄金文化的重要场所草鞋换粥的故事令人心酸,无数矿工在这山腹中舍身忘死,日夜辛劳开采黄金,虽然现在采矿方法得到良好改进,但还是有很大的噪音、粉尘等不良因素困扰着矿工,而且矿难的危险随时可能发生,不仅如此,金矿的提炼率也越来越低,所以,我们必须珍惜来之不易的黄金,不能忘记那些能工巧匠的丰功伟绩,必须要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遂昌国家金矿公园确实是一个充满历史与自然美景的旅游胜地,已成为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上的一颗绚丽多彩的明珠!这里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刘伯温探金脉、朱元璋金窟避难、金银婆婆镇山守金等动人的故事此次参观真是不虚此行,我们不仅了解了金矿开采的历史和技术,还欣赏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领略了金矿的独特魅力;我们深刻体会到人类的智慧与勤劳的力量。

旷工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永远像黄金一样,闪闪发光!

上一篇: 凉鞋自古就是时尚单品,甚至还曾是权利的象征
下一篇: 文博日历丨宋朝人逛街的时候喝什么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