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久了才发现,家里有些东西,看似高大上,实则很鸡肋
6 2025-05-19
富有新意和特色的装潢,别出心裁的图书陈列,相伴而生的咖啡水吧……如今,这样类似文化消费空间的“网红书店”以其高颜值吸引了一大批粉丝。
一家很有特色的书店。中新网 上官云 摄老书店里的温暖记忆书店承载着许多人最温暖的阅读记忆,几十年前便是如此。
作家、《道北京》作者刘一达从小特别喜欢逛书店以前,他对书店的印象主要源自新华书店,此外,还有专卖古籍和旧书的中国书店,以及外文书店、少儿书店等那时的书店多是老式木头门,高台阶,柜台后码放着不同品类的书籍。
营业员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戴着套袖,偶尔拿着鸡毛掸子清理灰尘读者看中哪本书就招呼一声,先翻一翻,合适就开票、交钱
从经历寒冬到“破壳新生”
资料图中新网 上官云 摄不知不觉中,实体书店在悄然回暖,读者们有了更多的好去处“网红书店”的喧嚣不过,有些读者明显发现,现在的某些书店,跟过去有点儿不一样:不光店内装潢特别新奇,还会举办各种讲座和文化活动;也卖咖啡或者简餐。
人们进书店的目的似乎也加了一项:拍照位于北京前门地区的Page One书店,便曾凭借漂亮的书店室内设计刷了一波屏:高大的“通天书墙”,令人如望星空的屋顶……吸引了众多读者前来打卡,美其名曰“网红书店”现在,高颜值的“网红书店”并不少见。
只不过有一点略显尴尬:相当一部分人来到其中,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读书,而是找角度、摆造型,然后拍照发朋友圈,大功告成世界读书日来临前的一个周末,还是在前门附近的Page One书店里,记者粗略一数,大概五分钟的时间内,便发现了六七个正在拍照的读者。
专业一些的,还带上了相机
这家书店吸引了很多读者中新网 上官云 摄书店越来越美,为啥纸书阅读量没上去多少?前不久,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67本,与2017年的4.66本基本持平。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供图
“对书店来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举办有趣的活动,让单纯打卡拍照的人被阅读的乐趣吸引,主动买书读书这样与其他阅读推广活动结合起来,一起促进人们读书数量的提高”三石说,这是书店传播知识应有的责任,但是,也许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