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碎语 | 逛完华服节,快来看看藏在唐诗宋词里的服饰之美~

网络小编 120 2025-05-16

穿上华服,来到西安盛唐文化的彰显之地——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感觉飘飘然穿越到了盛唐市井里坊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两座并肩而立的高峰,这些诗词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依旧被后人津津乐道诗词的美在于其韵律,在于其意境,更在于其具有时代特征的现实之美。

诗分唐宋,女子服饰自然也分唐宋今天就来谈一谈唐诗宋词中隐藏着的霓裳雅韵,从诗句中领略唐宋时期不同的女性服饰美

宋《盥手观花图》(局部)艳丽到淡雅南宋服饰贴合江南色系在唐诗宋词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女性服饰描绘中,总是表现出每个时代特色鲜明的服饰艺术,反映着那个时期人们的服饰美学风尚“关于唐诗宋词中女性服饰颜色,总的印象是唐代崇尚艳丽,宋代偏淡雅。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高丽华教授表示,唐宋女性服饰很直观的形象,一般都保留在绘画、壁画和彩塑中,文字记载只是一种补充,诗词里留下来的一鳞半爪,是比较唯美的、抽象的我们讲诗词中的服饰,也要通过绘画等具象艺术来诠释、印证和参照。

从大量的唐诗中可以看出,唐代服饰面料丰富多彩,有众多如锦、罗、丝等绚丽的面料,白居易《缭绫》生动描绘当时的衣衫色彩之艳:“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北宋 刘宗古《瑶台步月图》宋人服装颜色多崇尚淡青、墨绿、白等素雅色系,融合在婉约的宋词中就非常贴合,特别是到了南宋时期,随着政治中心南移,这些淡雅的颜色与江南的四季变换更是能够融为一体“嫩麹罗裙胜碧草鸳鸯绣字春衫好。

”(晏几道《蝶恋花》),“墨绿衫儿窄窄裁”(黄机《浣溪沙》)等这些绿色系服饰的描绘,与如今的江南风景也是非常协调的繁丽开放到简约内敛市井风尚各不同高丽华教授表示,盛唐高度的物质文明与开放气象体现在女性服饰上就是设计推崇纷繁华丽。

“唐代最时髦的女性美服之一是有华美文饰袒胸大袖衫糯”她举例,李群玉《赠歌妓诗》:“胸前瑞雪斜灯照”,方干《赠美人》:“粉胸半掩疑晴雪”,写袒露的酥胸,写得都很香艳直观而这些服饰描写从唐朝的绘画中也已经得到印证,陕西乾县唐代永泰公主墓壁画中所绘侍女,大都裙衫宽松富丽。

在唐代周昉《簪花侍女图》中所绘女子服饰式样开放,料轻纱通透,款式裙裾曳地、裙腰及胸

唐《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唐代女子头饰也很华丽,白居易《长恨歌》有“云鬓花颜金步摇”“翠翘金雀玉搔头”之句另外,唐代女性服饰在运动装方面,受胡服影响极大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元稹《法曲》:“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装,伎进胡音务胡乐”服饰胡化风俗导致女子服饰男性化、中性化《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的女子头戴蹼头,身穿圆领窄袖袍衫,足蹬马皮靴,腰系革带,健美有活力,与男性服饰无异。

南宋《歌乐图》局部江南的白墙黛瓦风景中,总是适合走出一位穿着窄腰罗裙的女子,或缓缓而行,或垂眸羞涩高丽华教授认为,宋代女性服饰以窄腰为美窄袖衣衫是宋代流行的女装款式,袖口、腰身窄瘦贴身,交领深掩,贵族女子崇尚素雅自然,李清照衣不重彩,清丽其词,端庄其品。

张子野《菩萨蛮》词:“簟纹衫色娇黄浅,钗头秋叶玲珑剪,轻怯瘦腰身,纱窗病起人”

宋代《招凉仕女图》“宋代女性服饰追求整体和谐及色彩的清新、典雅和自然发髻高高的,拉长身体曲线,以苗条修长为时髦”高丽华教授表示,宋代女子开始缠足,追求一种纤巧病态的美唐宋服饰变迁的社会表征之一就在于从繁丽开放过渡到简约内敛,村姑村女开始较多出现在诗中,陆游《浣花女》:“青裙竹笥何所嗟,插髻烨烨牵牛花。

”《村女》:“白襦女儿系青裙,东家西家世通婚”衣着青白素色为常,体现日常生活这些诗句中所体现的服饰之美和生活意境,多取材于江南的风土人情,更不乏当时绍兴的女性服饰特征描写内容来源:浙江学习平台

上一篇: 中国艺术体操服美翻天,绿丝绒敦煌战袍太奢华,日本队服似火鸡装
下一篇: 描写薄衣轻纱的5首古诗,展示传统服饰之美,千年后令人遥想风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