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上去很难的“头脑风暴”,原来还可以这么跟低幼孩子玩!

网络小编 89 2025-05-14

我家弟弟Eric个性比较活泼好动我之前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讨论他的好动(链接:宝宝太好动坐不住?其实你可以引导的方法有很多)这样的个性,反映在主题活动中也很鲜明,就是相比哥哥的稳重思考而言,他的思维会更跳跃。

举个例子,每次在我发起一个问题时,他也能很快地说出许多答案;但是呢,答案与答案之间,很有可能是毫无关联的比如我和他讨论今天在幼儿园的主题课活动,他能说到小伙伴分给他的饼干很好吃,然后主题就跑去体育老师谈到一个运动技巧,一路延展下去,拉都拉不回来。

坦白说,思维跳跃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发散性思维是孩子创造力最开始的萌芽,愿意去“想”是创造力的第一步可是孩子有发散性思维,却不意味着等同于富有创造力从发散性思维的萌芽让孩子真正具有创造力,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我们的孩子擅长提出点子,但是很多时候点子变成方案,却很需要落地的部分只有当孩子能够学习如何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时候,孩子才能真正地去思考,从一个点子的萌芽,最后到形成网络关联的时候,会对他的创造力产生更大的增益效果。

所以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很重要的“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方法,就是“低幼孩子的头脑风暴”。头脑风暴不等于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聊对话,它是一个有章可循的科学思考方式。

头脑风暴并不仅仅局限于成人,在孩子两岁之后,我们都可以做起来在想法产生的阶段,怎么帮助孩子从随意的天马行空,到产生一幅创意点子的地图,最后在自己的脑海中种下一颗思维的种子频率不需要太高,但哪怕一次只有3、5分钟,日积月累,可以给到孩子的启发,便可以足够浩瀚,这个会助力于孩子的学习思考方式的培养。

什么是头脑风暴?之前看过一个很简单易懂的视频,来给孩子解释头脑风暴的概念。内容大概是下面这样:

比如在前进的路上遇到了凶狠的狼,要怎么过去呢?视频中的两只小猪,会先设想三种不同方法下的场景,然后在脑海中演练一遍,通过思考和讨论,最后选择可行的一种方法。

或者想要过河的话要怎么办呢?如果一开始设想的三个方案,在假设演练时全部都被推翻,也是有可能的这个时候,就需要重新提出新的点子,再一次进行演练和验证,不断推翻之前的设想,直到方案的实施可行为止我家孩子很喜欢这个视频,原因在于里面提供了很多“头脑风暴”的雏形:。

点子、验证、重新再提出点子、重新进行验证这几点都是头脑风暴的核心要素,也就是连点成线,连线成面你可以参考这个视频和孩子去介绍和定义“头脑风暴”:你看视频中的小猪想要过河,他们一共想出了四种解决方案,从最开始的‘游过去’到‘借助浮木’,到最后的‘搭座桥’,再去一一验证哪种方法可实施。

我们在想问题的时候,也可以思考看看可能有多少种解决方案,这个就是头脑风暴的过程了如何跟孩子进行头脑风暴?跟孩子进行头脑风暴,其实主题不需要太复杂特别是低幼的孩子,他可能能够决定的认知范畴,其实就只围绕几点:。

穿搭、吃喝等一些基本日常生活层面所以当我们跟孩子进行头脑风暴的时候,首先先选择一个孩子熟悉的物品,低幼的孩子可以是饼干、玩具、手机、水等一些孩子常见的主题,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展主题讨论了第一步:借助辅助工具。

先准备好便利贴、彩笔、黑板、录音设备等,这些素材都可以成为我们脑暴的工具第二步:确定主题并搜集素材如果你觉得发起主题不容易,那么你也可以准备十几个主题卡片,然后跟孩子一起随机抽一个主题比如围绕水这个主题,我们就可以跟孩子确定。

“水有什么作用呢?”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开始告诉你一些常见的功能,比如“水可以洗澡”、“水可以喝”、“水可以烧东西”、“水是白色的”这个时候,孩子有可能也在开始出现跑题,比如“班里的大冰抢了我的水”这同样也是围绕水,但却是跳转到其他的主题。

没关系,我们都先收集起来

和孩子一边讨论的时候呢,我们就一边把点子记在便利贴上孩子不会写字也没关系,可以用画画、或者照片、或者拼贴等方式展示出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写完一张就要马上贴在大家看得到的地方,这样我们就可以互相激发对方进行联想。

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来说,我们还可以增加时间压力,“在一分钟内向我展示尽可能多的不同用途_____”或建议,“你能想到这个____的五/十/十二种不同用途吗?”第三步:展示所有素材,延伸头脑地图画像简单来说,帮助孩子把素材变成一个丰富的网络地图,在地图的最中间,写上主题的名字。

比如这张是6岁左右孩子可以设计出来的头脑风暴图了

但因为我最开始跟孩子玩头脑风暴的时候,孩子也不过2岁多低幼的孩子其实很依赖我们的示范,所以在这一部分,要注意重点是示范给孩子看,我们的思考方式是什么这个其实也是同步在感染孩子学习我们“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思考过程。

下面有几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习思考。★ 归纳法:帮助孩子把零散的点子进行分箩筐归纳

比如前段时间跟孩子们坐飞机出行,我们进行了一场“要带什么东西去旅游”的头脑风暴后,我跟孩子一起对最后的点子进行了归纳:爸爸要带的东西妈妈要带的东西哥哥要带的东西弟弟要带的东西孩子们也第一次定义出了一个新的归纳名词,就是

“公共用品”,指的是全家人都需要用的,比如一些出游必备的应急药品等归纳很重要,可以引导孩子去更好地运用逻辑组合,来看待自己的点子,这可以鼓励我们把好的想法挑选出来这个是区别于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聊模式,让头脑风暴变得有章可循的关键步骤。

★ 补充法:对孩子头脑风暴的点子和过程作出补充我喜欢用“如果“句式来跟孩子做这块的讨论,比如“如果______,那会怎么样呢?”,甚至我会特地带着孩子去天马行空设想比如前段时间孩子睡得晚,早上不肯起床了。

我趴在床旁发起了一个头脑风暴的话题,“让我们来想一想,怎么样起床会更舒服?”两个孩子迷迷糊糊地告诉我:呃,把窗帘打开,不,打开一点点光线会更舒服如果我起床前衣服就都穿好了,我也不用起来穿就最好了在这个头脑风暴的基础上,我提出了一个建议,。

“如果这是一个早上八点钟就消失的床,那会怎么样呢?” 我打破了孩子的想法,并鼓励孩子去延伸更多的可能性,这个是有目的性的指引其实很多时候啊,我们也不需要害怕提出不切实际的补充想法,这其实是鼓励孩子创造更多的想法去打破自己的思路。

发明往往都孕育在常识之外的点子里,但如果孩子除了有想法之外,还有想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去实现它的过程,那就是我开头说的创造力了运用头脑风暴要注意什么?在和孩子进行头脑风暴的时候,除了进行流程讨论之外,还需要注意回归到头脑风暴真正的立意,一下三点是我们进行头脑风暴的要义:。

1. 没有标准答案每个问题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不用给孩子的想法设限,在一开始的脑暴阶段,哪怕发现孩子头脑风暴的投入程度不高,但我们也只需要多分享自己的点子就好早期一定是父母示范为主,才能让孩子学习到这些思考方式。

2. 每个人的想法都值得被听见不要批评孩子的想法特别遇到3岁左右的孩子,可以足够天马行空的,如果你发现孩子的点子不切实际也没关系比起对错,创造让孩子敢于表达的环境更重要3.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主意负责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点子进行展示说明。

这个环节也是锻炼孩子演讲表达能力的一个机会最终经由讨论,决定一个可以继续下去的方案,不管是继续深入研究其中一个点子,还是对每个点子都涉猎一些,孩子需要学会对自己的想法负责。

不同年龄段孩子对自己主意表达的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最开始的时候,我跟1岁多的Eric玩,他顶多只能点头、摇头来参与,但这也是很好的渐渐地你会发现孩子开始会用涂鸦、行动、语言、或者论据等方式来参与,这便是孩子逐渐掌握的技能。

头脑风暴对我而言,其实还包括了两个很重要的启发,一个是鼓励我们创造更多的想法,另外一个是鼓励我们把好的想法挑选出来也只有孩子能够把零散的点子,连接成线面,我们的孩子才能够更自由地让自己产生更多的创意我更希望孩子可以从头脑风暴中感受到的,其实也包括了

不对自己设限、不对别人设限,最重要的是,我们通过有趣的方式,让思考变得有趣,也给到孩子主动思考的鼓励。这也是孩子接下来面对各种学习很需要的基础啊。

【END】作者萌芽,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全球婚姻疗法和情绪训练权威机构约翰戈尔曼的首位中国实习治疗师 公众号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

上一篇: 入住才知道,号称新房必备的这些物品,才是极简生活的“绊脚石”
下一篇: 挤不进景区的年轻人,都去马路牙子边赏花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