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快到了,回味我在七台河媒矿的下井经历

小小兔 147 2025-05-14

五一工劳动节马上到了,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次去七台河媒矿下井的经历切身的感受是,媒矿工人太辛苦了,祝他们节日快乐,平安是福!“平凡”与“伟大”是如此的相邻——七台河新建煤矿井下体验纪实说起名不经传的七台河你可能从来没听说过,但如果提起短道速滑世界冠军大杨杨、王濛可能就无人不晓了。

知道吗?大杨杨和王濛的家乡就是七台河,她们就是从七台河这个煤城走向了世界,所以七台河还有着“世界冠军的摇篮”的美誉七台河之行给我很深的感触,还是先说下井吧非常感谢七煤宣传部的领导和同志,事先为我安排好了下井的行程,但在要下井的那天早晨,赵部长来电话说七台河一个国家森林公园这天举行开园仪式,问我是否想参加?说心里话来七台河的另一个想法就是了解这里的旅游,这也个难得的机会,但我觉得去景区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下井可能就是终生的一次,对我来说,下井体验是难得的经历,更是一次挑战。

我来到的是七台河矿业精煤集团下属的新建煤矿,七台河的煤种主要是焦煤,是“全国三大稀有保护性开采煤田”之一,产品主要供应东北三省的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并打入上海宝钢、上海焦化、江苏国电、广西柳钢等南方市场,洗选精煤打入国际市场,远销到巴西、阿根廷、日本、韩国等国家。

下井的头道程序是换工作服,我们在职工浴池换上事先给我们准备好的衣服,衬衣裤、秋衣裤、外衣裤,还有大水靴、毛巾、矿灯、安全帽,虽然要的都是最小号的,但下井都是男同胞,最小号的工作服我穿上都是大袍子,还有那四十多号的水靴,好在里面有棉袜子,不然我这35码的脚估计一迈步我都会从鞋里跑出来。

过去在煤矿是不允许女人下井的,其实现在女人下井的也很少,除了矿上的工作检查,再有就是记者采访了原来想象的下井挺简单,坐车下去拍拍采煤工很快就上来了,但下去了才知道,我们到的采煤区,需要换乘两次钢带机、两次人车才可以到达。

在轰轰隆隆的传送机和机车声中,穿过长长的巷道,那感觉如同穿越了时空煤矿已经开发50年了,所以巷道非常深,据说井下最深处是600米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钢带和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40081采煤队上巷,穿过一个一人多高的液压支柱撑的巷道,就到了采煤的最前线。

随着陪同我们的宣传部的同志摄影机上的灯光,我看到一个用很多钢柱支起的洞,听说这叫液压支柱,陪同的工会主席喊了声,只见从诸多的钢柱中伸出来一个戴着红帽子的头,原来这就是采煤工人作业的地方宣传部同志提着摄影机开始往里爬,问我进不进?我说进。

这里也就是半米高,需要爬进去四、五米才可以看到采煤机,由于机器采煤需要喷水,地面上浮的都是水,我们连爬带跪的,衣服也湿了好在我的个小子,还多少能弯下腰来,但宣传部的国良差多有一米八吧,他得完全躺下身来才可以录相。

仔细端看才发现里面有几个作业的工人,他们只有矿灯下的眼睛是亮的,无法想象煤工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作的,但听说实行机器化采煤后条件已经好多了按安排还有个去掘进面的内容他们问我去不去了?我一点都没犹豫就说:去!我们去的是开拓区00006掘进队,还要转几次带和车,然后顺坡走400多米的斜井才可到达掘进的巷道,坡度很大一路走下去真是气喘嘘嘘了。

掘进的开采环境相对要好得多了,尽管电钻机的声音震耳欲鸣,但至少工人是站着工作的回来的四百多米的大坡真是累坏了我们,只感觉大汗顺着脖子往下淌,浑身都湿透了,一路歇了几气才上来不巧得很,直接上竖井的车正在检修,我们只好改坐钢带机上行,看到宣传部的国良累得躺在了钢带上,我强打起精神迎着风感受着在几百米地下穿行的感觉。

历经整整四个小时,我们从井下回到了地面,据说,我应该是在井下走得最全的一个从井下走上来看到天空的那一刻我有点晃惚,有点像是从一场梦中醒来四个小时的井下过程拍摄的时间不到半个小时,其余的时间都是在路上而我们的工人,一次下井要在井下连续作业八个小时,一个班下来的过程就是十几个小时,他们喊过累吗?他们叫过苦吗?在采煤区我见过一个被称作“零点班长”的工人,是说他的工作是没有时间计时的;还有陪同我的工会主席他对煤矿的情况了如指掌,他一辈子都工作在这煤矿上,我问他一年下井有300天吧?他说,300天还要多,一年中除了过年工人休息7天,其余的时间都在生产,他几乎天天都要下井,现在每个班都有领导带班。

这就是我们的煤矿工人——平凡而伟大的“地下工作者”他们看到太阳的时间很短,在井下十几个小时,上井后要休息睡觉,少而又少的时间会在晴天白日之下但他们采的煤放出的热量,却照亮了人们的生活,他们在平凡的工作中无言地书写着“伟大”的内含。

回来后我在微博上写了一句话:谁要是再叫煤矿工人是“煤黑子’,我就跟他急!

▲03、这个“小火车”叫“人车”,专门运送下井工人的。下井时转了两趟这人车,每次都有十多分钟

▲04、这是下井生产乘坐的钢带机,类似于传送带那种。坐在上面穿行在巷道里,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05、这是刚下夜班的工人正在上井,一班下来,新换的工作服已经没了模样,当然脸要不花才不正常了呢。

▲06、这是井下的中枢地带,所以有的电、水、瓦斯等等的管理都在这里。

▲07、早就听说井下非常干净,在这里我算是见到了,必须保持湿润的空间,所以可谓一尘不染而且井下的安全宣传也是无所不在的,坐在钢带上一路抬头就是非常简洁而且很人性的安全宣传标语,就是让工人们做到安全时时在心。

▲08、这是采煤一线的一个程序,工人只能这样低着头操作,你看他们的膝盖上包着的是自己用车轮胎做的护膝,累了的时候就要跪着工作。

▲09、这就是井下的机械采煤机,施工时工人也只能跪在那里。但工人们说机械化采煤后条件已经好多了。

▲10、这几张片是差不多是我到采煤线上的一个连续过程开始看到的是一个用很多用液压支柱支起的洞,只见从诸多的钢柱中伸出来一个戴着红帽子的头,原来这就是采煤工人作业的地方后来我也爬进去了,才看清工人们的脸和采煤的地方。

▲11、这是掘进队,工作性质不同掘进的开采环境相对要好得多了,尽管机器的声音震耳欲鸣,但至少工人是站着工作的。

▲12、狭小的空间里,大家合个影。

▲13、应该说,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14、其实不仅是井下煤矿工人辛苦,所有煤矿职工都在为前线服务着。你看宣传部的同志躺在巷道里拍摄,出来后衣裤都湿了,后来我看看自己的也都湿了,当时一点感觉都没有。

▲15、上图是我与新建煤矿工会主席合影,下图是我与七煤宣传部一直陪着我的建英合影。辛苦了你们,让我感动与敬佩的不仅是一线的工人,还有你们这些默默奉献的人。

▲16、我和建英下井前后的对比,前面的下井前,神采奕奕的,上来后,满脸花,还有点要埸架的感觉,哈有人问我下井害怕了吗?我实打实地说:“一点都没害怕”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一点也不怕,其实怕什么呢?工人们成年累月地工作在井下,任何时候都存在在风险,我们只是一时一刻地来到井下,要说怕怎么有颜见这些工人呢?衷心地希望加强煤矿的安全,祝福煤矿工人们快快乐乐下井去,安安全全回家来!。

上一篇: 米兰这夜,易梦玲穿衣大胆,章若楠火到国外,49岁的林心如赢麻2
下一篇: 明星下地干农活群像,王宝强掰苞米,王艳化浓妆戴手套,差距立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