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洛丽塔公主裙是怎么来的吗?浅谈“洛丽塔”风格发展史

网络小编 146 2025-05-13

(多图预警)说到“萝莉”一词,大家都不会陌生,一般形容可爱美丽的小女孩有些长得娇小可爱的成年女生,也会被冠以萝莉的名头洛丽塔,在简中文化圈一般引申为服装风格,特指可爱风格的欧式公主裙另外,“Lolita”不仅用来指代服装,还可以用来介绍自己,比如“我是洛丽塔”。

用来指代喜欢洛丽塔时尚的人,也是一个表达一个人身份的词

哥特风格洛丽塔公主裙萝莉和洛丽塔,一只凤凰孵出的两只蛋其实,这两个词都起源于一部小说——《Lolita》,音译成中文就是“洛丽塔”,作者是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位从法国移民美国的中年男子亨伯特·亨伯特(Humbert·Humbert,一般简称亨伯特)在13岁的少年时期,与一位12岁的少女安娜贝尔发生了一段初恋不久安娜贝尔因伤寒而早逝,造就了亨伯特对“小妖精”(nymph)(或译为“小魔女”,定义为“九到十四岁的美丽少女”)的迷恋。

在文学上有点成就的亨伯特最先为稳固社会地位而与医生之女结婚又离异1947年,来到美国时迷恋上符合小妖精定义的女房东夏洛特·海斯(Charlotte Haze)的12岁独生女多洛蕾丝(Dolores Haze),称呼她为小妖精。

其西班牙文发音的小名为洛丽塔(Lolita)或罗(Lo),因此作为书名与昵称幼年即丧父的多洛蕾丝则对他的出现感到好奇小说最初未获准在美国发行,于1955年首次被欧洲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1958年终于出版了美国版,作品一路蹿升到《纽约时报》畅销书单的第一位。

有很多人觉得这部小说导向不好,在这里就不讨论内容了,只借用一下名字。

Lolita (1997)这部小说被多个国家在不同时期搬上大银幕,比较出名的就是1997版的《Lolita》,豆瓣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老夫少妻的意思不过里面的着装风格跟“洛丽塔”风格不怎么沾边,那是因为洛丽塔风格压根就跟这部电影的服化道没有关系。

俄版Lolita(2002)这里面有一个演化和引申的过程,等我讲完你就明白了Lolita洋装最早出现在70年代初日本原宿街头,讲求繁复精致但那时的洋装,还不叫洛丽塔,但确实形成了新的风格,其本质是对欧洲近代裙装的模仿。

洛丽塔风格时间来到1990年代,洛丽塔风尚(日语:ロリータ・ファッション)才真正开始在日本流行起来,可以形容为“成人的少女服装”在日本,“洛丽塔”一词几乎与性感少女相反,它指的是‘ “实际上已经是成年人,但有一张童颜的脸,让她看起来很年轻的女人”,或者“一个身体里还没有真正有爱欲痕迹的女孩。

邻家女孩的感觉从上面就可以看出,洛丽塔其实是借用了原著的设定,但其实跟原本的含义差别很大首先,洛丽塔指的是少女风,而不是特指少女未成年女孩穿上公主裙是洛丽塔,成年的女人穿上公主裙,也是洛丽塔其次,原著里的洛丽塔是少女,这就引申出了“少女之爱”。

但是,洛丽塔只取了其中的少女含义用来形成风格,但不局限于少女

举个例子,有些柔情似妹的帅气男生被人形容为“娘”,这里的“娘”就是说的女性化风格,而不是这个男的就一定是女性洛丽塔文化,还衍生出了“卡哇伊”文化,也就是“可爱”的意思而与“洛丽塔”相对的词就是“御姐”,这里不多赘述,继续说回洛丽塔。

洛丽塔的名称由来搞明白了,那么这种服装的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就不得不把视线转到欧洲其实现代服饰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欧洲,咱们这里只说裙子中世纪早期,欧洲裙子主要以宽裙设计裙子的边缘宽松,呈圆形或方形,这样更容易行走和走动。

同时,裙子的长度通常是地长,剪裁贴身腰部和胸部收紧的设计经常被用来凸显女性的曲线和柔和那时候的女性服装,还是以简约实用为主。

欧洲中世纪服装就在中世纪快要结束的时候,文艺复兴开始了自那以后,欧洲的艺术成就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服装也不例外最早开始服装革命的,是欧洲皇室,也就是宫廷因为贵族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比较优越,所以他们的裙子通常都比较豪华,装饰也比较华丽。

欧洲裙装这一时期的欧洲裙子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充满了艺术性和时尚性的创意,设计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裙子呈管状或漏斗状,可以凸显女性的身体曲线腰间常有细节装饰,如丝带、腰环、手工编织的腰带等,让身材看起来更加完美。

另外,袖子采用了泡泡袖或者喇叭袖的形式,给裙子的设计增添了更多的层次感

欧洲裙装16世纪,欧洲裙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丰富多样绿、紫、红、蓝、金、银等颜色成为裙子设计中的主色调颜色鲜艳大胆,强调裙子的个人追求裙子上常常镶嵌着丝绸和金属银线编织的图案,或者镶嵌着珠宝和宝石这些装饰的运用赋予了裙子设计更高的个性和更丰富的视觉效果。

欧洲裙装世界艺术史的明珠——洛可可当装饰遇到瓶颈的时候,风格突变就是必然这时候,重头戏来了,那就是洛可可风格洛可可其实是一整个艺术风格的统称,并不单指服装洛可可(法语:Rococo)风格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是一种具有粉嫩柔软风格的装饰、室内设计和艺术风格,它结合了不对称性、曲线、雕刻和视觉陷阱手法,能在静态的物品中创造一种运动感。

该风格上接巴洛克艺术,下启新古典主义艺术

洛可可风格,像不像可爱的公主房?洛可可最初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且庄严工整的巴洛克风格而兴起的,洛可可比巴洛克更加会使用留白,呈现贝壳状、火焰状、水波状和树枝状把一切能用的颜色粉白化、把一切尖角柔和化、把直线条曲线化,使得整体感觉变得温馨可爱、平易近人。

洛可可除了可以用在主体艺术之外,也可以在边缘艺术上面例如欧洲宫廷贵妇的晚礼服上的花边、马卡龙等小型甜品及其包装盒、地毯的花纹、书籍的边缘装饰和书签,任何精美小巧的纹样设计均可被算在广义的洛可可范围之内

洛可可风格服装洛可可风格最终被新古典主义所取代,而洛可可风格的服装,则被克里诺林风格取代。但它那种粉嫩柔软和精致细腻的风格,被后来的人借鉴和发扬,最终形成洛丽塔风格,在新的时代焕发出了别样的光芒。

洛可可风格服装总结:洛丽塔风格受到维多利亚时代服装和洛可可时期风格的影响,服装设计上常使用蕾丝、花边、缎带、蝴蝶结等元素。

洛丽塔风格写真洛丽塔风尚中有三大子风格,分别是古典、甜美、哥特。亦有其他如水手、乡村、公主/王子、朋克、中华风、和风等等几十种设计。

洛丽塔风格写真典型Lolita的整套行头,包括:裙装、衬裙、南瓜裤、头饰、饰品、袜子、鞋子、包包,其他饰品。

洛丽塔风格写真2005年植田裕子在《洛丽塔服饰趣味》中写,洛丽塔时尚是“源自对于欧美文化的憧憬,拥有少女可爱的同时也带有小恶魔气质的,以日本自己的时尚为中心的运动”自2009年起,青木美沙子被外务省任命为“卡哇伊大使”,致力于将洛丽塔时尚传播到海外,获得好评。

2013年2月,世界上第一个洛丽塔时尚协会——日本洛丽塔协会在福冈县福冈市成立,青木担任协会会长。

以上就是洛丽塔风格的起源和发展情况,我只是很浅显的说下大体经过,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查更详细的资料。好了,今天先说到这里,下次再见。

上一篇: 皮革元素高雅霸气,外搭学会这3种示范造型,变身潮流时尚model
下一篇: 你的衬裙真美,不如脱了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