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衣搭配裤装,上班休闲两不误
137 2025-05-12
本文收录于栏目#师者书声#“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为给中山市教师队伍提供阅读分享平台,推荐好书给中山师生,展现阅读及朗诵的魅力,南方+中山教育频道推出《师者书声》专栏欢迎广大教师投稿,推荐适合教师、家长、学生等群体的教育读物,传播中山教师朗读好声音。
本期推出的是中山市丽景学校教师梁颖诗荐读《今天怎样做教师》节选,点击音频可倾听中山师者书声栏目上线!欢迎教师荐读好书,诵读经典【好书推荐】《今天怎样做教师》【荐书理由】用智慧启迪智慧,做研究型的教育《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点评了教育教学中的100个教育案例,这些教育案例都是王晓春老师在“教育在线”和“k12”等教育网站上和众多老师讨论的真实案例。
全书贯彻着一个理念——“研究型的教育”书中提出,教师的工作方法越简单,就越感觉劳累,因为低科技含量、低效率的重复劳动最磨损人的心灵,使人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因此,我们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的“科技含量”和 “智慧含量”,而案例研究是其中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案例研究能够将专家的抽象理论和教师在教学中总结的经验有效地结合起来、联系起来,“就事论理”因为它“就事”,从案例出发,它不脱离实际,老师们看起来亲切;又因为它要“论理”,它必须从案例中抽出理性的结论,所以它不至成为单纯描述性的文字。
谈的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结论却往往与教师通常的想法相距甚远,震撼之余,就会有所启发与大家分享一个比较经典的案例——“四部随身听引发的较量”自习课上,有四个学生耳朵里塞着耳机,学校规定不许将随身听带进教室,只要发现,一律没收。
于是,老师走进教室,说:“请四位同学将随身听交给我”一番对视与沉默之后,两位同学交了随身听,而另外两位女生还没有动静老师放话:“不交你们也不用来学校了”后来,老师了解到随身听不是两位女生的,但仍强烈要求将其交出来。
最终,如了这位老师的愿在这个案例中,王老师详细分析了这位老师的每个行为,赞许这位老师在处理过程中换位思考的思维品质,也质疑了他当场要求学生交出随身听的冒险性,并建议他要求学生先收起来,课下再找学生谈最后,王老师还建议,老师应及时找学生沟通询问,了解情况,想办法在百忙之中组织点学生喜欢的活动,宣泄学习压力。
不管面对什么学生、不管研究什么类型的问题,先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除了所负责科目的专业知识和道德素养,还须坚持终身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研究到各种教育问题,并付诸实践积累的经验越来越多,工作起来自然得心应手正如书中的观点,“始终把自己的当作一名实习老师”。
而面对比较典型的学生,需要教师耐心的尝试不同的方法一步步去引导,做到个案分析,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找到属于‘这一个’孩子的病症所在,才能对症下药,这是教师的基本功”希望所有教师都能揣着这种态度,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王晓春老师说:“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情燃烧是不够的,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我想,正是如此。【荐读人】
梁颖诗,中山市丽景学校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曾荣获中山市“优秀指导老师”,曾在中山市小语习作导学、小榄镇教学会议上过展示课她曾被评为“镇优秀教师”、党旗飘飘主题班会课“一等奖”、中小学综合技能大赛一等奖、班主任技能大赛二等奖,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称号、“十佳学科竞赛教师”、多次获得“优秀辅导老师”。
她善于运用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她遵循儿童发展规律,用“知行合一”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同学的身心健康梁颖诗的课堂还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在不断地探究与提问中推动课堂的发展及有效的生成,注重在整本书阅读中提升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读写结合,合作共生。
【整理】南方日报记者 廖冰莹【通讯员】周月源【作者】 廖冰莹【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