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妇女节遇上“买买买”,我们该如何拥抱节日的本真?

网络小编 81 2025-05-09

今年三八妇女节期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鼓励给女性送礼物的广告,各类商业活动更是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这背后,其实有着丰富的内涵,既体现了社会对女性价值的认可与尊重,也让我们看到消费主义正一步步渗透进这个传统节日。

下面,就来和大家一起聊聊其中的门道

先瞧瞧那些广告,形式多样,内容也很有特点在深圳坂田万科广场,外墙广告屏以“女性力量”为主题,打出“你不一定要成为玫瑰,你是自己喜欢的样子”这样的暖心标语,瞬间拉近了和女性朋友的距离,弱化了以往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强调女性自我价值,难怪会成为社交平台的热门打卡点。

同样,在上海黄浦区,推出“潮流先锋”“品质生活”等主题榜单,把女性消费和独立、优雅等标签紧紧联系在一起,让大家看到女性在追求美好生活路上的独特魅力不仅如此,文旅与商家也玩起了联合促销的花样上饶、三清山等景区,推出“女性免门票”“索道半价”优惠,还结合传统婚俗体验、汉服免费穿等活动,让女性朋友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把妇女节和旅游消费完美融合。

而长沙等地的商场也不甘示弱,通过“满减抽奖”“手工插花体验”等互动形式,吸引女性前来消费,甚至还有“保安戴明星面具送花”这样新奇的创意营销,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线上线下,礼物推广也是铺天盖地电商平台主打“女王节”“女神节”概念,推出联名款商品,像CASETiFY手机壳、颐和园文创花束,还有健康养生礼品,像经络梳、琉璃手串等。

广告文案里常出现“宠爱”“惊喜”这些充满情感的词汇,仿佛在告诉大家,送这些礼物就是在表达爱,成功勾起了大家的购买欲

再看看礼物类型和消费趋势,真可谓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在长沙,“蔬菜花束”“蝴蝶兰喷色花束”很流行,价格在100 - 200元,既保留了送花的节日仪式感,又符合年轻一代追求个性的审美经络梳、艾草枕等健康养生产品也十分热销,这反映出女性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

还有文化联名款,敦煌博物馆、小王子IP联名款花束成为送礼新宠,单日销量超千件,可见文化元素在礼物选择中的重要性从地域特色和价格分层来看,不同城市有不同的侧重上海黄浦区推荐高端珠宝,像老凤祥SHE系列,价格在1500 - 10000元,还有旗袍摄影体验,尽显海派风情与优雅格调;而三四线城市则主打平价礼品,比如上饶景区推出的“66元含门票及两顿正餐”套餐,性价比超高,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不过,这一系列现象背后,也引发了不少社会争议,值得我们好好反思一方面,消费主义似乎正在消解妇女节的真正意义商家把妇女节包装成“女王节”“女神节”,到处都是“买买买”的广告,好像在暗示大家“不消费就不够精致”,这就偏离了妇女节纪念女性平权斗争的初衷。

中国妇女报也发文批评这种现象,呼吁大家回归“劳动妇女”的本质定位,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这个节日背后的历史和精神内涵另一方面,部分广告还存在隐性强化性别刻板印象的问题有些广告推荐“母婴用品”“美容仪”作为女性专属礼物,“男性送礼”的叙事也进一步固化了传统两性关系模式,限制了女性在社会角色中的多元发展。

1当然,也有一些积极的尝试深圳等地通过公益广告强调女性在社会中的贡献,像高铁站哺乳互助、冰湖救人等案例,让大家看到女性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在商业浪潮中努力保留节日的精神内核,平衡公共话语展望未来,我们也有一些期待和建议。

在广告内容上,希望能更多展现女性在科技、公益等领域的成就,拓宽大家对女性力量的认知,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消费场景在礼物选择上,鼓励赠送书籍、技能培训课程等赋能型礼物,让礼物不仅是物质的表达,更是知识和能力的传递,帮助女性不断成长进步。

政策与商业也可以更好地协同,就像三清山的“簪花妆造”“助农直播”等文旅活动,把节日经济和女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双赢

总的来说,当前妇女节广告呈现出“鼓励送礼”与“价值倡导”的双重面貌作为消费者,我们在参与这些活动时,不妨多一些理性辨别送礼物是表达关怀的一种方式,但我们也不要忘记关注节日背后的性别平等议题正如深圳街头标语说的那样——“女性的力量不仅仅在标语,更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愿每一位女性都能在生活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也希望我们能共同努力,让妇女节回归它原本的意义,成为真正尊重女性、庆祝女性成就、追求性别平等的节日。

上一篇: 节日礼物预算分歧:平价手作 VS 奢侈品
下一篇: 时尚生活创意无限!经济实惠又有趣的节日礼物之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