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衫+牛仔裤”今春最火穿搭,时髦好看炸了!
128 2025-05-08
《三国演义》第二十回中曹操许田射猎,邀请汉献帝打猎,汉献帝回答:“田猎恐非正道”操曰:“古之帝王,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四时出郊,以示武于天下今四海扰攘之时,正当借田猎以讲武”于是皇帝不敢不从可见,尚武展示活动是中国帝王时代皇家不可缺少的大规模组织活动。
这和农耕文明还是游牧文明没有什么区别对待《神武军容耀天威:明代皇帝的尚武活动》是明史作家鲁大维又一部研究明代尚武运动的力作,在文中,他结合文史资料和诗词绘画考察了明代前期与中后期的皇室尚武运动,并将之放在国内历史与亚欧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完整的阐述。
一、明朝前后期皇室尚武运动的变化尚武运动,包括皇室田猎、骑术表演、马球比赛、射艺比武、阅兵典礼以及皇室兽苑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及设施之前很多研究者认为这样的事项只是宫廷活动或娱乐消遣,但实际上在某些程度上这些活动都赋予了更多的深层含义。
开国皇帝朱元璋起兵建立大明王朝伊始,在接下来统治的前150年里,明朝依然有北元及其他强大的对手洪武帝朱元璋并没有参加什么皇室狩猎活动,他发布了一道道诏令否定了很多蒙古的元素,试图恢复汉唐的所谓汉家风范,但他仍然意识到了狩猎在军事演练中的作用,因为这能帮助他实现一个功能性的目标,王朝的军事备战。
永乐帝朱棣,弓马娴熟,他沿袭了明朝积极进取的军事立场,五次御驾亲征漠北在田猎过程中,既可以发展外交,显示自己的军事力量,又可以增强皇室成员间的联系,比如未来的宣德帝以及汉王,都是箭术高超,骑术精湛,得到永乐帝的嘉许。
从永乐帝到宣德帝,都是利用狩猎加强与军队将领的关系,甚至一场田猎活动可以演变为一场军事突袭演练因为国家形势以及军事备战的需要,明朝的尚武运动,还是延续着中国商周以来几千年的尚武传统田猎军事检阅,骑马,射箭比武等展示活动,构成了明朝前期皇室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并且被广大皇室成员及朝廷官员所认可。
比如1411年,永乐帝视察军队,官员夏原吉就献诗一首:羽书飞召四方兵,百万貔貅集帝城。赫赫气横鱼丽阵,桓桓威称虎贲名。
明朝前中期,皇室与士大夫在理解和表现尚武活动仪式上达成一致但在正德、嘉靖皇帝时,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折尚武活动并没有停止但正德帝,这个热爱户外运动,活泼好动的皇帝,他的过于热情的射箭狩猎活动,却遭到了群臣的反对,并被描绘成荒诞不经。
嘉靖帝及其继承者隆庆帝,用大阅礼和大射礼的形式体现尚武活动,但影响已经远远没有达到振国威、加强兵力、整顿军备的作用,并在过程中天子被掣肘,仅仅成为了帝国的权力象征,而不是军事统帅明朝中后期国库空虚,被文人们攻击腐败浪费浮于表面。
因此皇家田猎的范围从边疆萎缩到皇宫附近,所谓的尚武中兴所取得的胜利也只是昙花一现
二、明朝尚武运动与其他朝代的传承差别如作者鲁大维所写,如果把明朝的尚武活动放在亚欧大陆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明初的皇帝是继承着商周以来中原文化的田猎传统,从辽金元等朝选择吸纳了骑马、射箭、马球等风俗,甚至在明初的一些绘画作品中,明朝皇帝狩猎的外衣都带着蒙古人的服饰元素。
因此在世界的大背景下,作者鲁大维认为,亚欧大陆东部存在这种尚武展示传统,甚至包括朝鲜西汉汉武帝,修建上林苑,饲养野兽,培养勇士,诸如卫青,霍去病,都是汉武帝手下羽林军的一员,并在抗击匈奴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清代最爱狩猎的皇帝是康熙皇帝,在他晚年与年幼的乾隆共享天伦之乐的半年中,多次带其出去狩猎清朝统治者作为游猎民族,在京城外修建了木兰围场进行皇家狩猎,并且也举行了大阅礼,其规模,细节,参与者,与明朝皇帝举行举行的大阅礼相似,清朝统治者热爱狩猎,也出现在相关的绘画作品中,皇帝们身着戎装,威风凛凛,狩猎活动声势浩大,战果辉煌。
从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明朝的上午展示活动与亚欧大陆的其他公平有一定的共性,比如奥斯曼帝国和莫卧儿宫廷,君王的权威,财富的展示,结交盟友等多方面都如出一辙作者认为亚欧大陆的这种共性是因为受到蒙古帝国的影响。
而文人的精英政治生活对明皇室的尚武运动也是前后态度对比明显,从赞美到抵制,书中也给了答案尤其是对中后期以正德皇帝为代表,尚武活动以兽苑为代表,这些批评的话语也代表着文人集体自身权力的加持从最开始的观众成为了参与者,反对者,这是明帝国权力的相互制衡,皇帝的权力被日渐架空,文人集团逐渐掌握了话语权。
一曲赞歌起,霎时风雷动,明朝历经276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回首大明风华,金戈铁马气势犹在,风骨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