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内乡: 文旅赋能促发展 默河成了幸福河

网络来源 121 2025-05-04

来源:【云上河南】新年伊始,伴随着来内乡县马山口镇游玩人数的增多,默河两岸成为生态游的又一亮点作为内乡县默河水系治理源头工程之一,马山口镇通过实施“引花北、梅子、青山河入默”和“四水同治”(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实害)工程,加大默河改造和提升,着力推进“生态转型”和“文旅强镇”,成为默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样本。

生态转型建设马山口“绿色之源”默河位于内乡县马山口镇西侧,发源于镇北部三道山冲,全长30余公里经由南召、七里坪自流而出,向南流经王店、灌涨近20公里清澈的默河水,盘活了整个马山口以南乡镇的水系,为内乡县的生态优化注入了源头活水。

近几年,马山口镇结合“文旅强镇”发展战略,提出落实建设“默河生态园”、“默河经济带”项目,实施筑坝蓄水,“四水”同治,将其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推进三个月完成一百余亩土地流转协议签订,50天时间清运完垃圾和拆除私搭乱建,27天时间河两侧100余亩土地平整到位。

按照规划,“默河生态园”项目对默河两岸及周边600余亩的土地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宜居、宜业、宜游的默河生态

提升改造“垃圾沟”变身“幸福乐园”在默河植物园增绿扩花,因地造景,雪松、银杏、广玉兰、樱花、海棠等50多种植物郁郁葱葱郑湾社区的几位居民正在给花木浇水,不远处的一条健身步道和一条500多米的名医观光车道已靓人眼目。

在提升改造前,默河边是一片荒滩由于地势低洼,不知从哪年起,这片地成了垃圾集散场,满是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还有人在旁边私搭乱建了养鸡场和各种设施,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并且存在安全隐患通过大力改造提升,昔日的荒河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变成了如今的古镇游苑。

“现在,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附近群众都过来转悠,住在河边真是美得很!”居民们高兴地说生态环境的改善,让群众享受到了家门口的绿色福利而因地制宜发展的休闲旅游业,更加利民惠民按照规划,默河游园融合自然景观、健身运动、旅游休闲等多种元素,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吸引了很多居民观光游玩,带火了樊岗、茨园、岳岗等千亩月季园、采摘园、农家乐。

建“文化长廊”,传承默河文化历史上马山口镇曾有旱码头,由此可以沿河乘船,“挑着铁锅下汉口”,默河古道就从今天的新华街栅子口开始,至今仍留有古老遗址如今,随着默河的改造提升,默河古道的文化脉络和旱码头的旧址记忆都成为传承默河文化的载体。

以豫西六地委旧址为主体的红色教育拓展基地规划已进入初施阶段,正在对古老的默河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开发,打造以“默河文化”为内涵的默河“博物苑”未来,在默河畔的打磨岗村、花北村、河口村、河西村、茨园村和周边游客,可以看到农耕文明的场景,可以亲身体验犁地、播种、植花种药、传统工艺、水上游苑、特色康养等各类传统工艺,可以在研学基地里看到《诗经》和唐诗宋词里的植物,还可以体验到“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赶牲口”的古风古韵。

“默河,碧水荡漾,岸柳依依,风光旖旎,可以观光游玩,可以品味古俗古韵,可以垂钓,可以临水吟唱……成了咱们的幸福河!”马山口人禁不住啧啧赞叹(县融媒体中心特约记者 李均怀谭庆)本文来自【云上河南】,仅代表作者观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ID:jrtt

上一篇: 二、绝句
下一篇: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单大全(中),建议收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