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千古奇迹——自制棉衣御寒冬

小小兔 9 2025-05-02

“十月大别秋风急,刘邓健儿着单衣;千万将士自己缝,织成棉衣渡严冬……”1947年冬,细雨绵绵,寒风凛冽,我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插入了敌人腹心,但红军战士们还身穿单衣,冻得全身发抖部队除对敌人有作战任务外,解决10万红军的棉衣问题已成为刘邓首长需考虑的紧迫大事。

党中央、毛主席时刻关心着部队官兵的冷暖,曾打算从晋冀鲁豫根据地送棉衣来,或送银元来就地采购但是从千里之外运送十几万套棉衣,要过荒无人烟的无人区,敌人控制的封锁区,在途中会遭到敌人的破坏无奈,1947年9月16日,毛泽东致电刘邓:“你们全军冬衣准备,要放在自己筹办上面,你们如果能努力收集棉花布匹每人做一件薄棉衣,或做一件棉背心,就能穿到12月、1月,那时后方冬服可能接济上来。

”在这种情况下,刘邓指示各部队,就地购买材料,利用战斗间隙,自己动手缝制棉衣东拼西凑筹布匹该馆馆藏一位金寨籍老红军《关于大别山筹集棉衣问题》的回忆录中写到,“要利用战役空隙解决12万红军冬衣因为时间紧,要完成好这一紧急任务,一方面要向人民群众做好宣传工作,讲清我们的政策,动员群众,尽量争取群众的帮助;另一方面要保护好群众利益,特别强调了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

多找当地布商想办法,因他们知道谁家有棉花布匹耐心向当地群众说清楚,我们人民解放军这次不会走,一定要在大别山扎根我们还要打过江南去,解放全中国蒋介石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当前遇到困难,解放军指战员,天寒还穿单衣。

请你们积极支援我们,将来全国解放了,人民政府不会忘记你们!”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真不愧是革命老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一听说我军没有棉衣过冬,议论纷纷,很快就传开了——天气这么寒冷,没有棉衣怎么打败蒋匪军呢?红军打老蒋全是为咱老百姓!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政策合理,群众积极支持拥护。

”当地群众支援红军可踊跃了!他们把大包、小包的棉花、布匹送给部队,卖的卖,借的借,捐的捐……有的把拆洗过的旧粮食口袋送来了,有的把自己才做的过冬棉衣也送来了,有一位老大娘一边拿着棉花布匹,一边打听她儿子说,“我的儿子也在你们队伍里,他是十多年前去当红军的,不知他这回跟你们来了没有?儿子大号叫刘广义,小名刘二狗,请你们给打听打听,给家里来个信……”这位大娘说着说着,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部队还向商人购买了不少棉布,公平交易,价格合理同时,部队还从地主豪绅那里缴获了一批布匹和棉花这样东拼西凑,总算把做棉衣的原材料筹齐了10万将士自己动手缝棉衣布匹有了,但征集的布有红的、黄的、蓝的、黑的、白的、花的,各式各样。

有的战士分到蓝的、灰的、黑的,就高兴;可有的分到红的、白的、花的,就傻眼、耷拉着头、伸舌头、摸脑袋发愁……棉花要自己弹,棉衣要自己做,困难是很多的,但在战士中,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弹弓弹棉花,就用竹条、树枝代替;没有染料,就把稻草灰、锅底灰用水和成浆糊当染料,然后把白布、花布、红布扔进大桶里,倒入自制的“染料”踩揉,放在锅里煮。

把各种带色的布总算处理解决了,可做衣又是一大难关部队许多同志会打仗,不会缝衣,也不会裁衣有的战士说,“咱粗手笨脚,别看针小,就是捏不住,比一支枪还要重!”也有的自我鼓着劲说,“我们都是从农村来的,有什么困难我们不能克服,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

当初我们不会打仗,不就是蒋介石逼着我们参军、学会了打仗?现在蒋介石又逼着我们学做衣服”蒋介石想让刘伯承、邓小平十几万战士没有棉衣,就地冻死在大别山里我们的红军战士说,“只要做出棉衣,管他好不好看,能挡风保暖就行,就保证能打胜仗。

我们今天的困难总比当年爬雪山、过草地好得多,爬雪山过草地时连一个老百姓都没有”很快,部队就动起来了!宿营地里,房檐下,树荫里……到处都是指战员穿针引线做棉衣的忙碌景象从天亮到天黑,战士们做起活来,顾不上吃饭,也顾不上休息,在小油灯下缝到半夜。

就这样,全军上下一齐动手,终于克服了困难,穿上了御寒棉衣,战胜了大别山的严冬10万将士缝棉衣,为粉粹几十万敌军的围剿提供了有力保障,蒋介石企图把我军冻死在大别山的美梦彻底破灭,也可以说是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迹!。

有一首《棉衣歌》歌颂刘邓大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非常贴切“十月大别秋风急,刘邓健儿着单衣;千万将士自己缝,织成棉衣渡严冬……此事古今从未闻,千古奇迹出我军;一切困难皆可度,全在万众是一心”来源:中红网

上一篇: 夏日通勤穿搭,这些搭配能拯救你,时尚又有型
下一篇: 穿金色吊带裙不会摆pose?这7个拍照姿势让你贵气翻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