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为宝宝添衣?

网络小编 28 2025-04-30

对于宝宝来说衣服穿多少都是由家长决定的随着天气逐渐变冷不少家长会认为孩子的抗寒能力不好会给孩子猛添衣然而天冷给宝宝“裹粽子”小心“坑了娃”

宝宝穿太多,小心“捂热综合征”“捂热综合征”又称“婴儿蒙被缺氧综合征”或“婴儿闷热综合征”,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病。每年很多孩子因此丧命,有些孩子抢救过来,却落下脑损伤。

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新陈代谢较成人快、产热较多,但其体表面积比成人小、散热慢,如果被捂得太久或保暖过度,很容易就处于高热状态,引起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循环衰竭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高发期,2岁以内的婴幼儿,特别是新生儿中招的风险最高。

它的症状和发烧相似,一般先出现过高热,体温一般在39.5~40℃以上,出现大汗淋漓,衣服和被子湿透,甚至有脱水表现:眼窝下陷,口唇干燥,皮肤干燥,哭时无泪;很快出现面色苍白、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时停止很多家长就会误以为宝宝是发烧了,不仅不给宝宝减衣,甚至越加越多,极容易导致宝宝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一个动作判断宝宝冷热科学判断宝宝冷热关于冷热,不要以老母亲老父亲的标准来衡量,少点“奶奶觉得你冷”、“妈妈觉得你冷”如果宝宝出现小脸发红、多汗,又变得比较容易烦躁、发火,那就说明衣服穿多了,孩子感觉到热,这时候该给宝宝减衣服了。

相反,如果宝宝的脸色发白、手脚发凉、缩成一团,甚至开始发抖了,那就说明说明衣服穿少了,孩子觉得冷,此时就该给宝宝加衣服了还有个更简单的方法,摸摸宝宝的后脖颈:如果后脖颈摸起来温热,说明衣服穿得很合适;后脖颈发凉,说明衣服穿少了,提示你要加衣服了;后颈出汗,说明穿得过多,家长就要减掉一两件衣服。

气温逐渐下降,如果觉得孩子小脚偏凉,可以给他穿上小袜子或者小鞋子来保暖需要提醒的是,给孩子穿袜子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袜子内侧没有线头,或者换纸尿裤的时候检查一下,以免缠到孩子的脚趾头家长没有发现

掌握“洋葱式穿衣法”接触宝宝肌肤的衣服,比如内衣、内裤、袜子,建议全部选择棉质的,也就是采用天然棉花为原料制成的衣物,相比起其他材质的衣物,它会更保暖,也更不容易过敏。

“洋葱式穿衣法”就是像洋葱一样,一层层裹着穿一般从内到外分 3 层来穿搭:内层是贴身、柔软、透气、吸汗的纯棉内衣裤;中层以保暖为主,可以是毛、绒、棉等质地的,比如羊毛衫、卫衣、毛衣、打底裤等,根据温度选择厚度;外层以防风防水为主,比如棉衣、羽绒服、风衣等,根据温度选择厚度。

还有小短裙、小马甲之类的,在“穿一件太多,不穿又太少”时当“半件”穿,保暖又漂亮冬天在室外一般需要 3 层或者 3 层半,室内如果有取暖装备的话,大多 2 层或者 2 层半就可以了

注意:不推荐家长给孩子佩戴长围巾,尤其是有喜欢骑自行车或者电动车带娃出门的家长。由于长围巾极易散落并卷入车轮中,导致孩子被勒紧窒息,商场的扶梯也是长围巾的重灾区。本文指导专家

儿科副主任 郝虎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学术任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副主任、新生儿科主任、遗传代谢病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实力中青年医生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出生缺陷防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海峡两岸新生儿医学研究与培训基地(华南)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新生儿学专业委员会新生儿疾病筛查与防治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儿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新生儿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学术专长:长期从事新生儿危重症抢救,遗传代谢病的诊疗工作,救治多例极低出生体重、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诊断遗传性代谢病数百例,对多种罕见的遗传代谢病进行了基因分析,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2篇,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8篇。

担任《国际儿科学》杂志通讯编委、《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委,参编《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学》、《实用儿童重症医学》主持和参与美国NIH科研基金、国家“973”出生缺陷干预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民生科技研究重点项目等10余项研究工作。

开展了选择性基因捕获、全外显子组测序等高通量测序诊断遗传代谢病,基因编辑技术治疗遗传代谢病的动物实验等科学研究出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三上午#清风计划##中山六院健康说#责任编辑:郭松青初审:戴希安审核:简文杨审定发布:李冠宏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丁香医生、健康广东图/图蜗创意,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 蓝马甲手机教学,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横沟
下一篇: 草坪牛仔裤拍照,8个动作显瘦10斤,优雅迷人,拍出氛围感美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