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型连锁蛋糕店当烘焙师是什么体验?员工自述:顾客永远猜不到
107 2025-08-19
我这个自小至今生活在运河边的人,对于运河,始终都没有产生审美疲劳上中学的时候,夏天我们几乎天天都泡在运河清澈的水里每有大船驶过,我们就会游过去,吊住船舷挂着的大轮胎,让船拉着我们走我们的身体被船拉得几乎要飞起来,在水里飞,要飞离水面,飞到空中。
经常有人因为船速快了,裤子都掉了下来所以每次去运河里游泳,我都会选一条有裤带的田径裤,把裤头牢牢系紧有些船上的人并不欢迎我们这样做他们有的会提一支竹篙,过来做出要抽打我们的样子,这时候我们就会松手更多时候,船上的人是看不到我们的。
我们总是潜游过去,摸到轮胎的时候,才冒出头来在水里,让船带着走,真的是一种十分快乐的体验水是绿绿的,喝进嘴里是甜甜的这完全不是我的夸张有时候还有鱼儿追着我们游,我们的脚能够感觉到被鱼嘴叮啄还有蛇也会在边上出现,它们昂起头,在水面划拉出妖娆的波纹。
我是怕蛇的,每次看到,都惊得松开手而小伙伴明伏却反倒是喜欢蛇的,他说蛇不会主动咬人,而且水蛇是没有毒的,即便被它咬一口也没关系只要我们不松手,只要手不觉得累,船儿就能把我们带得很远有人说,要是我一直不松手,明天就到杭州了吧。
也有人说,往那边去,要是不松手,就到苏州了苏州算什么——有人不屑地说,只要一直不松手,最后肯定是到北京然后,我们又吊上一艘往回开的船,让它带我们回家有一次,船开得太远了,天都不知不觉暗了下来而在这个时候,要找到一条往回开的船,却久等不来。
我们只得沿着河岸走回家很长很长的路啊,在黑暗中走到家,又累又饿,却还要招来父母一顿臭骂那时候,小镇上还没有自来水,生活用水都要去河里打回来去河边打水,是我们每天重要的工作除了打水,洗衣服、洗碗、洗菜,也都是用篮子装了去河码头。
那时候的河码头真是欢乐,是我们边干活边聚会的地方我们因为有了这个理由,所以才有了欢乐的聚会也因为有了这种聚会,干家务才不是一桩苦差事不知道是谁发明的,把筷子斜斜地射进水里,它就会反弹过来,从水里冒出来射得越有力,反弹得越高。
但若是角度掌握得不好,筷子飞出去就不再回来了家里的筷子越来越少,双数变成了单数,母亲就会查问,实在无法搪塞了,自然就被一顿骂运河码头的石头上,有着厚厚的青苔水里的石头上还吸附着一些螺蛳不过我们对螺蛳不太感兴趣,经常会看见河虾,姿态好看得就跟齐白石画里的一样,于是就会伸出双手去捉,敏捷一点,运气好一点,就会捉到虾子。
虾子在手里跳动,把它拧开,虾仁直接丢进嘴里,甜甜的,很是鲜美石缝里还有一种黑色的小鱼,我们叫它“豁壁鬼”,其实就是苏州一带大名鼎鼎的塘鳢鱼了今天这种鱼很金贵,不能人工养殖,都是野生的菜花开的时候,也就是吃塘鳢鱼的时节,肉嫩,味极鲜。
今天只有少数几家高档苏帮菜馆像新聚丰、老镇源,才会在特定的季节做两道菜,一是炒塘片,就是炒塘鳢鱼片每条鱼只有两片鱼肉,一盘菜有多贵就可想而知了另外一道是“豆瓣汤”,这道汤用的可不是豆瓣,而是取塘鳢鱼的两块面颊肉,因为塘鳢鱼面颊肉的形状跟豆瓣很像,所以才有了这个低调之至的菜名。
这两道菜实在是太奢侈了,平常哪里敢吃菜花塘鳢鱼上来的时候,最多就是买几条回家蒸蛋塘鳢鱼蒸蛋要做得好有个诀窍,必须是先将鱼在油锅里爆炒一下再蒸,一来提香,二来是将鱼放进调散的鸡蛋里时,它就不会跳腾如果它一跳腾,就把蛋浆跳散了。
我们只能徒手捉到河虾,却捉不到塘鳢鱼因为它太机灵了,黑乎乎的,几乎是跟石头一样的颜色它也常常显得有些呆,贴着石头一动不动,给人的错觉是,好像你慢悠悠地将手伸进水里,就能把它捞上来但是它太鬼了,只要你一触到它,就闪电一样逃走了,其速度之快,简直要让人怀疑,它不是游走的,而是瞬间把自己变没了。
那时候我们家家都烧蜂窝煤有次母亲让我和哥哥推着小板车去煤球厂买煤煤买回来了,我们一身大汗我们顾不得卸煤,就急急奔向河边,纵身跳进了运河里买煤球找的零钱还在哥哥的裤袋里等我们游得累了,游畅了,回到家里,听母亲问找零在哪,这才傻了眼。
摸摸口袋,是空的,天哪,钱一定是掉在运河里了!“还不赶紧去找!”母亲吼道我们看起来跑得很快,其实腿里一点劲都没有,倒不是因为游泳累了,而是觉得要找到钱根本没有希望我们之所以装得很紧急的样子再次跑向运河,只是做给母亲看的,我们不敢违抗她。
神奇的是,我们竟然找到了那张五元人民币,它和一只海绵拖鞋一起漂在水面上拖鞋是谁的我们不管,我们捞起那张湿漉漉的纸币,真是喜出望外运河真好啊,运河是一个拾金不昧的好同志年轻的时候我去过几次杭州,每次去,都是坐苏杭班轮船去的。
那时候的运河,来来往往的不仅是货船,也是重要的客旅交通工具苏杭班,就往返于苏州和杭州之间,我曾经在一篇散文中把它称为“天堂号”,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苏杭班是有夜航船的,黄昏的时候上船,在船上睡一觉,天亮就到了杭州,中途不作任何停靠。
记得有一次我和几名震泽二中的同事带着一批学生坐上了这趟船,去杭州秋游大家上船之后十分兴奋,聊天的聊天,打牌的打牌,嗑瓜子的嗑瓜子,没有一个人愿意睡觉直到东方既白,大家才发现快到杭州了当了中学老师之后,有一年暑假,我和同事朱依东骑自行车,从震泽一直骑到苏州城区。
这段公路,似乎始终贴着运河我们骑行在陆地上,眼睛里看到的,却大多是水上的风景有很长很长的船队出现,我们就向它们挥手致意船上的人,于是高声喊着什么,还有人唱了起来,唱的好像是京剧吧我们试着回敬他们,也拉开嗓子唱起来。
朱依东是音乐老师,学美声的,他的嗓子从来都不需要话筒他唱起了《我的太阳》他的歌声真是响亮啊,轮队上的人听到了,他们一定自惭形秽,不再唱了等我们唱完,他们热烈地鼓起掌来我们骑到宝带桥,有点骑不动了,朱依东说,他的腿抽筋了。
于是我们停车,在古朴的宝带桥上坐了下来一坐下来,似乎就更累了,于是就躺下了宝带桥是一座唐代的桥,是苏州境内最长的桥,也是中国现存古桥中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古代连拱石桥它横卧在大运河和澹台湖之间的玳玳河口,美得叫人忧伤。
仰面躺在宝带桥上,桥缝里的青草,除了清香,竟还有花的香味我们看着云,看它们在蓝天上飘,它们在微风的推动下,轻轻地移动这给了我们这样的错觉,仿佛我们是躺在一艘船上,这船在缓缓行驶,行驶在古老的运河上,它从何处而来,又将向何处驶去?不容多想,我们就都睡着了。
在宝带桥上狠狠地睡了一觉,我们最后是被晒醒的后来,我长年居住在吴江县城,虽然通往苏州市区有了好几条公路,高架当然更为便捷,但是更多时候,我开车还是愿意沿着省道524走这条公路,从松陵镇过尹山到苏州南门,几乎是贴着运河走的。
开车走在这条路上,迎面而来的,是运河的柔美风景,一江满满的水,可以用一个“肥”字来形容有时候河水似乎要漾上公路而那些运河里的大小船只,都好像浮到了空中,是和我们的汽车在同一个高度上的打开车窗,风是湿润的,是带着水的清凉的。
常常有外地朋友来苏州,我会带他们去吴江喝酒开车带着他们,沿国道524走,我总是会指着窗外说:“看,运河,京杭大运河”他们就会惊奇地说:“啊,真的啊?”我就说:“还会是假的吗?”然后他们说:“真神奇!”这时候我是很骄傲的,好像这条闻名于世的大运河,是我参与开凿似的。
同时我也感到特别愉快,这种感觉与一个人独自看运河是不一样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一起沿着运河行驶,看着它丰沛的水,看航行其中的各式船只,船仿佛是被湿润的风推动的,我们也像是被这有着独特气味的风吹着走,云也在走。
生活在江南,真的随处都会与运河相见无论是走在苏嘉杭高速公路上,还是沿G50走,不经意就会驶上一座大桥,然后看到桥下常流常新的河水,是运河的水啊!曾经,一位在航运公司当领导的朋友,想安排我在运输船上住一个月,从松陵出发,一路北上,直到北京。
如果还不过瘾,回到松陵后继续南下,直至杭州他把这个计划,称为“荆歌大运河采风”,他说,你住在船上,天天就在船上,天天都在运河上,船就是你的家,运河就是你的家,你一定会有很多不同的体验,会产生创作灵感几十年过去了,这个“采风”始终都没有实现。
不过,它一直都在我的脑子里,好像总有一天会成为现实,甚至常常恍惚间觉得自己是不是已经走过了这一趟路程在我尝试写作儿童文学之后,忽然有一天,我想,为什么不写一个以运河为背景的故事呢?我曾经的计划,坐一艘运输船,以船为家,以运河为家,走上十天半月,这个没有实现的梦,为什么不把它变成一部小说呢?
也许挺有意思,也许会受到孩子们的喜欢我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感到激动许多时候,有些事,只要你想过要去做,但一直都没做,它就会一直萦绕在你的脑子里,扎下根也许一辈子都并不会真正地去实现,但它却属于你,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仿佛是真的一样。
在这部小说中,我设计了两个男孩阿龙和正峰,因为听大人说在江南的某个地方有一块大陨石,它是一块神奇的石头,躺在这块石头上所看到的夜空,星星特别大特别亮,这让他们产生了向往正值暑期,运输船老大秋生无意间又提到了这块陨石,两个孩子便吵着要搭大人的运煤船去寻找。
我设计让他们从徐州的邳县出发,一路南下,途经泗洪、高邮、镇江、常州、苏州等地,过白马湖,过长江,一路上看到了许多独特的风景,吃到了许多独特的美食,遇见了一些奇特的人与事,也触摸到了他们自己以及同行的大人平时掩藏着的心事。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属于少年的,属于运河的运河和某些人的生活,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运河也是这些人的生命之河一路上,孩子们大开了眼界,他们的心智也在成长,学会了理解和宽容,更懂得了生活的美好也是伴随着艰辛的。
这些,似乎都是拜运河所赐经历了许多的情绪跌宕,经过了无数曲折,他们终于来到了古老运河边一座古老小镇,它叫平望在平望的莺脰湖边,他们找到了这块陨石他们不仅亲手抚摸到了这块神奇的石头,还幸运地看到了流星雨在湖风清凉的夜里,一颗颗流星划过夜空,这是多么壮丽的景象啊!两个男孩无比感动,在星空下各自许下愿望。
这趟运河之旅,是他们少年时光的诗篇,是他们终身难忘的一个暑假我给这本书命名为《感动星》写作它的过程是愉快的,我在键盘上走回少年,用无羁的想象贴近运河,航行于运河之上说它是我的母亲河,一点都不为过它是熟悉的、亲切的,永远都流淌着柔情,水是清澈的、丰沛的,它既是我的过去,也是我的今天,它一直都离我这样的近,却总是读它千遍不厌倦。
它给我想象,给我灵感,意外地让我在一本少儿长篇小说里酣畅淋漓地又与它亲近了一场充实、飞扬,虚构的冒险,饱满的成就感这本书是运河和我共同创造和完成的《感动星》也许会是我少儿小说中最好的一部,成为我的代表作也未可知。
所以我必得要感谢运河,这条长长的,在历史的风吹雨打中始终畅通无阻的京杭大运河,它既是单纯的河,又是丰富复杂的,它激发灵感,成就梦想,它运载的不仅是古往今来的船只,也是永无休止的沟通,永远的出发和抵达前天去吴江参加一个晚宴,开车跟着导航走,接近终点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菜馆就在三里桥边。
好久没看见三里桥了,这座京杭大运河上的古老石拱桥,初建于元代,光绪十一年重建,作为大运河附属文物点,它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里桥曾经是我经常散步走过的那时候谈恋爱,没有酒吧也没有咖啡馆,电影也不常有。
最浪漫的就是在月下散步了月亮既在三里桥的上空,也在它正圆的桥洞里——说它是圆的,因为半个圆在水上,半个圆在水里运河水摇晃着月亮,把它晃成一片碎银,也摇晃着桥的倒影,仿佛桥是在扭着腰肢跳舞今天这里建成了三里桥公园,郁郁葱葱的树木,簇拥着三里桥,也像一条绿色丝巾,围在了运河的颈间。
运河变得年轻了,它干干净净的在餐厅的窗口,我听着运河的水声,看着高高的三里桥,恍惚回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仿佛看见年轻的自己,在月色下亲吻心爱的姑娘(荆歌,号累翁,1960年春生于古城苏州,1990年开始专注于小说创作,发表作品800余万字,近年出版多部少儿长篇小说。
)原标题:常相伴(荆歌) | 文学名家看运河栏目主编:陆梅 文字编辑:李凌俊 来源:作者:荆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