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南京吃货钟爱的提拉米苏,吃得心里甜甜的
72 2025-08-21
前些日子,有事回了趟山东老家 四月的鲁北平原,天气回暖较快,乡村和田野里,已经是柳条吐新,百花绽放,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家乡是果树之乡,梨花、桃花、海棠花……各种果树花朵竞相开放,粉的白的,汇成一片花的海洋。
车还没到村子,远远看到路边田野里,果园里,聚集着好多人,这里一簇,那里一堆,有的围成一圈,有的排成一排,伴随着动感的音乐,有的在欢呼,有的在鼓掌,热闹非凡,形成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于是便停车过去看看。
走进第一个人群,在十分劲爆的音乐衬托下,一群美女穿着黑丝、短裙在台上摆弄舞姿,台下摆着数十台手机、录像机进行直播,伴随动作妩媚迷人舞蹈,不时地赢得一阵阵尖叫声,这个季节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台下的除了几个孩子外,大部分都是老大爷,他们看得津津有味,有的拿出手机拍照和录视频。
随后,来到了一个小人群当中,只见一个身穿青花瓷旗袍的妙龄少女,打扮得花枝招展,阿罗多姿,衩开到大腿根部,时而露出洁白大腿,穿着高跟鞋,手里拿着一把锄头,正在翻土,旁边架着手机正在直播,小姐姐操着不太流利的‘‘港台腔’’,对着镜头讲: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锄地真得不简单哟,蛮累腰的了!旁边不时有大爷调侃:姑娘啊,您这行头,不像干活,甩起头发就像在拍广告!
这不仅让我想起了一个名词——农媛,今年中央网信办通报整治的低俗人设中,就有农媛,所谓的“媛”,到底是什么呢? 《说文解字注》说:“美女也人所欲援也”但不知什么时候起,“媛”逐渐被庸俗化、污名化,成为一个贬义词,农媛指农村中的美女,只不过,在流量至上的网络时代,农媛的出现不足为奇,这些漂亮的女孩们,为追求利益,做“假农民”去博眼球吸流量,靠着粉丝打赏,一场直播挣的钱,可能是农民几个月的收入。
伴随城镇化的发展,很多人对乡村的有怀旧、依恋的情结,爱看一种乡村题材的作品,加上自媒体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些农媛于是转移阵地,从城市走到乡村,主打中国民俗乡村风格,来吸引流量。
由于年轻人都外出上学,打工,村里基本上剩下的都是老人,农媛的到来,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留守的大爷们几个年龄在20岁左右,个个化着浓妆,在村里的每个角落,田间地头都有她们在进行直播,美女男人都喜欢看,大爷也是男人,自然很吸引大爷们的眼球,村中王大爷就是一个,只要听说村里又来农媛了,饭都不吃了,撩下筷子,就往外跑,用王大娘话讲,魂都被人家勾走了!还有一些老实本分的大爷,看着穿着如此开放,身材如此诱人的美女,恐怕大爷一辈子都没见过这场面,传统观念与现实感官发生激烈的踫撞,大爷站在风中思想凌乱!。
关于农媛下乡,网友们的评论也是亮了!有网友评论:当主播的圈子越来越乱,农村很可能就和"色情、不正经、情趣"划上等号!还有网友评论: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风气,会导致农村风气改变,谁来拯救农村大爷们!
农媛,对于这种新事物,我们不易过早地盖棺定论我们周围很多人,没有背景,没有资源,想创业本来就是极难之事,自媒体给我们平常人提供了平台,但有的自媒体人由于没有才艺,没有特长,甚至文化水平也不高,想要成功,只能绞尽脑汁,剑走偏锋。
当然不可否认,农媛下乡,确实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影响败坏农民形象,用低俗内容影响乡村纯朴民风等等,在国家新农村计划中,只有我们釆取合理的方式宣传和推广乡村文化,是有助于振兴乡村经济的!(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