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NBA打球的奇葩造型,小佩顿酷似皇冠,罗德曼集齐彩虹发型
62 2025-07-01
❀总有一些朋友会问,食物怎么摆盘,照片怎么拍摄,家具软装如何搭配挑选,怎么提高审美?被问到的时候会有一丝窃喜,因为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多么突出,互联网审美好的博主真的一抓一大把只能说,在我有限的知识范围内,给出一些我一路成长起来的建议。
其实早前我也在公众号上分享过,今天单独拎出来聊聊现在我已经不会为了拍摄一张照片去刻意思考如何拍得好看了,因为照片于我来说,不是摄影作品,只是记录日常但是早前,在2017年我学摄影的时候,我是有为了拍出好看的图提高审美做过一些努力的,那会儿的食物摄影风格,和现在也颇有不同。
那些2017年里看上去有点做作的食物摄影,摆在现在看,也还是觉得很好看很喜欢1)海量看图我一直觉得,你要让眼睛去保持输入美的东西时间久了,日积月累,你就会把它变成你自己的品味很巧合的是,因为家属的工作和文化领域相关,所以受他的影响我也比前几年更多的接触展览。
如果时间精力允许,可以在碎片化的日常里,多看摄影、绘画美术、建筑等艺术作品,总有一些美的熏陶此外,我们每天总有一些时间是在刷手机的软件,可以用这些时间看看美图,可以是你感兴趣的任何方面比如,食物摆盘,比如静物摄影,比如时尚穿搭,比如软装搭配。
在哪里刷?国外网站的话,我自己刷的比较多的是Pinterest和ins,现在很便利可以看小红薯,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多审美很好的博主,除此之外也有许多国外优质图片的搬运者比如,我在选软装品的时候,也会看海量的设计师的家居搭配图,在手机上我会建立专门的灵感相册,渐渐地就找到自己喜欢的那种感觉。
喜欢我的家♥当然,现在社交软件刷起来需要很强的自控力,很多时候带着目的打开小红薯,刷着刷着就忘记了我打开它是为什么,铺天盖地的硬广软广的确会让人眼花缭乱,不过有操守的编辑还是会给你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如果觉得自己自控力不够行,那么杂志相对于电子产品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
我推荐的有,《谷物Cereal》《日和首帖》《KINFLOK》《小日子》,这些都是高品质的生活杂志,食物类的我推荐《食贴》之前基本每一期我都有收集,如果你翻看食贴,你还会在某一期里发现我的专访哦(贼荣幸哈哈)。
要相信,你所吸收的东西,都会以你想不到的能量,回到你自身2)学会模仿,其实模仿并不丢人(盗图依旧丢人),并且不要低估模仿的力量刚开始学静物摄影的时候,我就会模仿我在国外网站上看到喜欢的图,我就依葫芦画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它还原出来。
当然,我并不拿这张图去参赛或者涉及到原创性的使用,只是作为自己练手,我记得当时我这张图,还得到了摄影老师的表扬
在模仿中观察色彩配合,图片比例等,虽然对于摄影,我现在已经不太会像之前那样去摆拍了,目前更喜欢随性的日常的发挥,但是当时学的一些内容,即便现在用不上了,它也成为了我审美养成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说到美食,摆盘也是一样,很多读者会发她的早餐图给我,说跟着我的摆盘拷贝的,我觉得这很好。
而且慢慢地,你肯定不会只停留在模仿我的摆盘,会有自己的一套随性的美的摆盘审美体系3)不断尝试,去记录,去回顾从模仿开始,你可以多记录,不管是摄影,还是美食摆盘,或是说穿搭,把所有的这些照片收集起来看,你会欣然地发现其实你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风格,适合自己的,且自己喜欢的。
这是对于提高审美,我的一点点小见解另外,对于拍摄设备——日常里大部分拍摄都是手机iPhone15,相机的话我有两台常用的相机,家里用sony a7r2比较多,出门用富士xt4比较多sony我是2017年买的,
已经用了第八个年头还是非常喜欢,目前应该出到a7r5了,富士也是出到了xt5我个人觉得相机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你自己对于画面捕捉的敏感度无论你手里是什么相机,对于光圈、快门、ISO、曝光补偿这些基础的参数还是要了解一些。
拍摄——首先你拍摄的照片好不好看,关键点在于拍摄主体好不好看,如果你所拍的东西本身就不咋地,那自然也呈现不出美感再者如果只是对于食物的记录,其实构图可以不重要,拍特写拍细节就足够,比如昨天发的开放式三明治,仔细看并没有任何拍摄技巧,只是把食物拍清楚了,但是也很好看对嘛。
后期——我并不喜欢给照片加上七七八八的滤镜,特别是食物,我觉得自然光就是最美的光一般调整参数的app我用snapseed,这一个软件就足够用,且足够强大•ᴗ• 最后给大家分享今天的早餐:是火腿苹果煎蛋奶酪。
热压三明治+草莓蓝莓+咖啡拿铁。
今天的热压三明治里依次放了:芥末籽涂抹吐司片,火腿2片,芝士片1片,煎蛋1个,火腿片2片,苹果片若干,奶酪涂抹吐司片,然后放到三明治机里热压三分钟即可。
永远吃不腻的三明治。
家里的雀梅开了,马醉木生气勃勃,开心。
Cheers. 明天见:)❀我的围脖/小红薯生活号:墨菲班长小红薯食谱号:墨菲班长_我的微信:carpediem328碎碎念我的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