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系」小子收听指南

小小兔 15 2025-04-10

问及他们心中的动漫经典,非《NANA》莫属,Vivienne Westwood的土星项链几乎是他们穿搭中的标配,而本城莲则是他们最爱的动漫角色——这样的年轻人大概率不是来自涩谷,而是来自来广州东山口同样是戴着土星项链、叼着七星牌香烟的这么一帮人,耳机里播放着的音乐早已不是Sexy Pistol或Marilyn Manson,而可能是失真的嘻哈音乐,谈起“IDGAF”的精神他们则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样那样的细化标签在他们的眼里并不那么重要,但是他们创造和追逐的美学却一以贯之,他们追捧的音乐与视觉艺术或许正在与创作者进行一场的双向影响。

新世代的视觉系小子们虽然时常被嘲龙鸣,但却有着鲜明的文化符号和偏好。经典标签和流行元素的碰撞融合,正是青年文化审美的一大特征。

美学的诞生是无数碎片的整合重组,在这场由各种标签组成的审美冲击中,毫无疑问,Opium的名字很难被绕过这个由Playboi Carti引领并发展的风格,融合了暗黑、哥特、朋克、宗教和邪典等多种元素,形成了一种独具一格的视觉审美体系。

其次,“视觉系”风格在这场复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种受到了日本艺术妆容的风格再度回潮,并在此基础上改良了欧美华丽摇滚的装束不规则或层次规律的装扮,而重金属和工业摇滚的多金属配件,则将黑、棕色调巧妙地融入穿搭之中。

朋克造型中的特浓眼线和厚底鞋,更是将这种夸张造型发挥到了极致当然,懂哥哲学就是抵触和批判,但潮流或许有入场券,但文化没有国潮、二次元,甚至魂环出装……衣服只是衣服,当极繁主义美学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便是“万物皆可用”的境地。

只要符合审美标准,无论是何种元素或风格,都有可能成为其表达的一部分音乐方面的审美变迁则更加明显:从摇滚到说唱,“视觉系”小子不再局限于某一种特定的音乐风格,而是大胆地将各种音乐元素进行融合,艺术家在创作什么?年轻人又在追逐什么?

简而言之,谁的音乐够燥,就听谁的。

假设在说唱音乐加上先锋的标签,那么以此为标尺,也能看到经历的审美变迁。从以往对意识说唱中那种律动与歌词结合的偏爱,逐渐演变为了如今完全失序的、纯粹追求发泄的表现形式。

有一个很反直觉的真相是,Hip-Hop音乐和电子音乐根本同源Hip-Hop最常用的Sample和Scratch技术以及Loop形式的创作,本质上都是对现有音频材料的二次处理,这可以看作是早期电子音乐制作的一种形式。

同时,随着技术的演进,Hip-Hop音乐制作逐渐融入了更多电子音乐技术,如鼓机编程、合成器等,使得两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主流说唱音乐融入电子音乐的怀抱,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Hip-Hop艺人对待电子音乐的抵触催生出了诸如《Hip Hop is Dead》《D.O.A》等作品作为抗议。

但一些先锋音乐人的“电气化”尝试早已势如破竹,将新鲜的电子元素融入嘻哈音乐中,例如,早期Clipse的专辑《Hell Hath No Fury》以及Kanye的专辑《808s & Heartbreak》,大量运用了电子合成器和Autotune技术。

除了主流的说唱歌手如A$AP Rocky首专即与Skrillex合作以外,参与这场变革的还包括Janelle Monáe《The ArchAndroid》和FKA twigs《LP1》等等随着嘻哈与电子音乐的结合逐渐深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人开始崭露头角。

XXX Tentacion和Juice Wrld等音乐人几乎占据了主流的窗口,在这一时期,“人声处理”“Lo-Fi”等关键词,这种带着强烈麻酥感的效果处理,在保存作品本身独特质感的同时,也成为了能与电吉他的音色相提并论的记忆点。

当嘻哈音乐在21世纪发展至第二个十年,Rage成为了Hip-Hop音乐中最先锋的风格Rage音乐人在作品中添加了更多的电子元素和制作方式这种新的音乐风格在由Opium的美学体系的影响下,音乐的创作逐渐不受限。

而当我们震惊于Young Thug将一张嘻哈作品命名为《Punk》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萌芽正在入侵前几十年来以文化习惯、音乐受众所造成的固有的审美体系摇滚乐的反叛精神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亡,而是全新的文化融合。

这一点从2023年的电影《蜘蛛侠:纵横宇宙》中大受欢迎的角色朋克蜘蛛侠的视觉美学可窥见一斑:

丧失主流关注的遗珠正在为当下的音乐提供养料,而看似小众的Hyperpop等“玻璃碎片”音乐兼容出的失真、塑料质感的音乐先锋的音乐场景被更多小众的音乐类型冲击,艺术家更希望去运用音乐传达情绪,而不仅仅是停留在音乐体裁本身。

同样地,如今的部分说唱音乐也部分摒弃了传统的技巧和规范,选择以一种更为直接、不加修饰的方式来触达听众这种将人声当作乐器,将内心的情感直接而猛烈地倾泻而出的做法,与最初Punk音乐倒黄豆一般将音乐导入耳朵的过程别无二致。

这种变化与上世纪70年代的Punk运动精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拒绝了主流音乐的规整和矫揉造作,转而用一种原始、粗犷且充满力量的声音来表达反叛。甚至可以看做一种达达主义式的抵抗。

无论是朋克、Rage还是视觉系文化,虽然载体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追求个性化、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表达,创造潮流的始终是那群充满活力的青年2024年,即使我们见证了不少大碟诞生,但发展仍然遭遇转折至于今后的“先锋音乐”会是什么模样?答案或许就藏在“小众哥”每日一变的播放列表里。

撰文 Momo编辑  ZY排版/设计  巧克牛

上一篇: 潮流范 | 牛仔+牛仔可是早春叠穿新玩法!4种搭配层次感十足超时髦
下一篇: 范冰冰母女走机场,穿深色西装显老气,被妈妈一条花丝巾抢了风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