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营美文】青春最美好的芳华 自我们穿上警服的那一天开始

147小编 50 2025-03-09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公众号”

 我叫黄浩,来自梧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我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这场盛典,那一天的我,估计要比身边的战友们激动不少。因为,今年是我从警的第一个5年,也是我成为中共党员的第10个年头。

记得那是5年前的初冬,党的十八大隆重召开,那年,大学毕业不久的我踏入警营,成为一名人民警察。

在新警培训班里,一位从警接近20年的缉毒民警给我们上课,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一句话,他说:“虽然我每天都与黑暗打交道,但是我的梦想是充满阳光的,我觉得我就是天生做警察打击犯罪的料!”话音刚落,台下的我们哄堂大笑,大家开起了玩笑:“那我们天生也是当比尔盖茨和马云的料呢。”

那时,年轻的我哪考虑过自己是不是做警察的料,反正,我的爸爸妈妈就觉得我不是。因为,在他们眼中,冲锋陷阵、目光如炬、身材高大威猛的,那才叫警察。像我这种多愁善感、爬楼梯都喘大气的人,是不达标的。

参加新警培训时的黄浩(后排右一)

菜鸟入警经验浅,焦头烂额第一年

入警以后,我被分配在交警支队长洲大队,负责内勤、交通违法处理及安全宣传工作。“非科班出身、社会经验少、法律知识薄弱、业务水平尚浅”,作为一名新警,这样的“出厂配置”显然达不到“小康水平”。

入警的第一个月,领导给我安排了一项任务,就是“跟着老师傅们到处去看看”。在路面,警车所经之处,前辈就如同“导游”一般介绍起各个“景点”:这条路车流量大,易引发交通事故,得重点关注;这几个路口别看它小,但居民小区多,上下班需要安排警力;这段路有大型商圈和公园,节假日容易拥堵。

在执法现场,前辈们检查驾驶人证件和车辆时的对话,“机件不全、闯禁区、违反禁令标线、准驾车型不符……”,我囫囵吞枣却一点儿也消化不了。

在内勤政务大厅里,同事们脚步匆匆,穿梭在复印打印、文件整理、接待群众、办文办会当中,办公电话不时响起,民警耐心地为群众解答问题……

原来,看似简单的城区大队工作,要运转起来却涉及众多方面。工作不到一年,因为跟群众打交道的事,我哭了两回。第一回是刚到基层大队时,因为粗心大意写错了车辆放行条,导致车主来回奔波,气冲冲的车主在前台指着我的鼻子整整骂了半个小时,转身回到办公室,愧疚与不安的泪水潸然落下。

过后,那件事情一直哽在心中,让我特别害怕做这种需要与群众打交道的工作。直到有一天,中午加班搬装备来不及吃午饭,下午一上班就马上为群众办理业务。一位办完业务的阿姨却迟迟没有离开前台,在我中途停下手中工作时,给我递来一包湿纸巾:“姑娘,没休息好吧,赶紧擦擦吧,你的脸脏了。”那天,转过身擦脸的我偷偷地抹了眼泪。

其实,只要将心比心做好每一件小事,认真对待你遇见的每一名群众。或许,有时候会不被理解,但是,只要听到群众对你说了一声“谢谢”,那心情却比喝了热姜汤还要温暖。

工作中,黄浩耐心为群众讲解法律法规

身边榜样常牵引,警徽向阳刚启程

由于内勤岗位的特殊性,与大队所有民警、辅警都有工作交集,让我了解到更多前辈们的从警故事。黄为,是内勤中队长,也是我的工作搭档,在那段焦头烂额的日子里,胖乎乎的他总是充当着“老师”与“和事老”的角色,在我眼中,无论多难多急的事情,到了他那,总能有条不紊地办完。他对我说最多的口头禅就是“你慢点儿慌,你慢点儿慌”,总能让我被这幽默的语言缓解慌忙的紧张。他说:“工作是不会挑选人的,但人可以主动挑选工作,你要学会调整紧急缓慢,一件件学习,一件件做好,才能掌握内勤的工作。”有时候由于业务不熟悉,说话的用语拿捏不准,群众就会不理解、不耐烦。中队长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搭把手”。我知道,未来要学习的道路,还很长很长。

工作当中的黄浩与黄为

路面辅警叶新年,已经到了快退休的年龄,但是在同事和领导眼中,他都是口碑最好的。在路上执勤,无论晴天雨天白天黑夜,他总是准时出现在岗位上。个子瘦削的他从没因为年纪大了,就提出要换轻松的岗位,相反的,对于刚入警的新同志十分关照,难的累的重的工作,他冲在最前,他总说:“你们刚来,慢慢学,不着急,学好了再做,就不难了。”

虽然万事开头难,但顺着前辈们的脚印,菜鸟新警不也迈出了第一步。在新警转正授衔仪式上,当我接过镶嵌着银色警徽的警帽时,才深知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就是做好从警的每一件平凡工作、办好每一次细微小事,扎根基层、立足本职、做好本分、勤勉尽责,这就是一名党员民警从启程走向成长的必备素养。

黄浩到学校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工作中,总是上演着“发现困难——求助请教——自我摸索——解决困难——学会技能”的循环往复。对于严谨的公安工作,非科班出身的我需要花更多时间去学习和摸索,内勤工作繁琐?那就从最简单的打印装订文件和整理内务设备做起;查处违法困难?那就从路面站岗、劝导群众开始锻炼胆量;交通宣传不易?那就多去观看同行的讲座和多看书多学习;撰写信息伤脑?那就挤时间去阅读好文章和摘抄好词好句。

向群众发送交通安全宣传资料

慢慢地,我摸索出做好内勤工作的一套方法。“五问法”使我处理交通违法时与群众沟通更顺畅,“先问好、再问事、违法纠正问缘由、教育普法问效果、业务结束问反馈”。“三学法”让我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效果更好,改变以往照本宣科读资料的单向灌输法,改为“学习教师、学习商贩、学习演员”的办法。学习教师就是让自己的宣传像师生上课一样有来有往、有问有答;学习商贩就是要敢于吆喝、敢于宣传好的交通安全行为;学习演员就是对于难于理解的话题用边演边说的方法配合讲解,大大提高了宣传教育的趣味性和时效性。除此以外,还有做好文书工作的“三早法”、路面执勤的“五步走”、提高写作能力的“四个坚持”等等。那一年,我获得了市局“个人嘉奖”、全市“优秀通讯员”等荣誉称号,使我渐渐看到了努力的成果与从警的方向。

对客车进行安全检查

机遇挑战并肩走,柳暗花明又一村

入警第4年,我调至支队办公室,这对于我而言,既是学习提高的机遇,也是新工作领域的挑战。上传下达、内外协调、收集汇总、文书处理、统筹统计等等,都与原来熟悉的工作相去甚远。满屏的文字和小山一般高的文件,有时收到几份紧急文件却又不知从何下手,一切都像是新的一样。

任何新事物都是充满挑战的,何不把这种挑战当成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每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多些征询领导与同事的建议;在屡次做不好的任务上,反复改良多做修改;尽管开始的半年总是碰壁,总需要加班完成,每次从下班走出单位大门,夜色都已经降临,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家。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随着时间的磨练,我熟悉了办公室工作的基本流程与沟通技巧,再回望当初措手不及的青涩,终究能等来“柳暗花明”的时刻。

为礼让斑马线的司机赠与玫瑰

不忘初心与使命,五年征程从头越

       从警的第一个5年如白驹过隙,转眼就已过去。这5年,不仅仅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也是我们新一代年轻民警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5年。5年来,或许我们的容貌改变、岗位改变、生活改变,但我们总会怀念当初加入警队的初心与梦想,不正是用有限的青春,让自己成为“社会公平正义与人民安居乐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吗?

春运服务站中,为摩托大军平安返乡保驾护航

也就是在前不久,群众在街上发现一名患有老年痴呆且迷路的老爷爷,老人甚至连自己名字都不记得。可是,当老人看到身边的年轻民警时,目光发亮,伸出颤颤巍巍的手要去摸民警的警服:“我年轻的时候也是警察,梧州第一代老交警呢,几十年老党员啦!”

或许,我们也会经历那一天,不记得自己的家在哪儿、不记得老伴儿和孩子是谁,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记得了。可是,每当嘹亮的国歌声在耳畔响起,每当我们看见熟悉的党徽和警徽,每当我们再次走过这座我们曾经用青春守护过得梧州的街道……我们,就记得自己的名字——我们的名字,叫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们的名字,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

作者:黄浩

上一篇: 不仅小个子穿衣会翻车,高个子照样不可任性穿,教你实用穿搭技巧
下一篇: 吴玉琪朗诵孟繁永知青回忆文章:《在那静静的穆棱河畔》连载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