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 复 古 态 度过 摩 登 生 活

有天,我问朋友:「我们到了中年会不会变成让人讨厌的中国大妈?」 她说:「会」。中年以后,不再粉面桃花,娇俏可爱;中年以后,会
开始喜欢上颜色艳丽的花丝巾,因为它们衬得人稍微年轻明媚些;中年以后,为了展现出不服老的精气神,
总要在花丛中张开双臂,翘起兰花指,摆拍成最靓的蝴蝶。一想到这些,总是会有点悲观。直到最近去了上海,我看到了中国一个特立独行的时尚群体——上海的中年女性,她们不经意的诠释一种Old Fashion。在那里,我认识了80岁的「兰小姐」,她出生在老上海的名门,年轻时她是中国最先接受西化的一批人,作为沪上女郎,爱美成为了一生的信条。年轻时,她要烫最时髦的发型,穿最新款的旗袍,踩蹭亮亮的高跟鞋;而中年以后,她仍然执着美,爱穿爱笑,气质超群。
街拍 / 上海三代服饰继承了重庆人「爱打望」的街头传统,我把目光焦点锁定在了上海的Old Lady身上。
仔细观察,她们有着自己老道的穿搭技巧,几乎是一种哲学层面的通透。她们走起路来比年轻女孩更加雄赳赳气昂昂,像一簇簇鸡冠花,用一种傲慢的气质向世人宣告:老娘还能营业500年。
信条1. “ 头可断,血可流,发型不能乱。” 
放眼望去,
每一个上海Old Lady的头发都好像出自同一个Tony,中长发鱿鱼小卷,像云朵一样盘在头上,讲究点的还会上一些发胶,卷发就变得像油亮硬质的电线丝一样纠缠在一起。
不仅发型要一丝不苟,睫毛也不能马马虎虎。
记得在地铁上偶遇过一个阿姨,头发花白,但睫毛还接得满满当当。
30年代的上海,卷发就十分流行了。如今的卷发棒早已经是20,30年代沪上女郎玩剩下的,那时候她们就开始用
火钳烫头发了。卷发原先来自对西方女性的羡慕,在上海的街头,经常可以看见西方女人波浪自然卷披肩,妆容精致地招摇过市,引来无数的回头率。于是上海的时髦女郎也纷纷走进理发厅,在头顶上架起了一条条电线,志在把理发厅地板坐穿。

当时十分流行短波浪造型,这种发型把大自然中的海浪和麦浪起伏,凹凸的优美形态运用到女人的头发上,添加一分柔美,理发向着美的艺术层面进步。
高叠式波浪发型垫高颅顶:

大童花式发型
从背后看就像一只蝴蝶:

而
水波纹短发
从头顶处一波一波地上涌至两鬓,再紧贴在侧颜和眉梢处,呈平面起伏,如水波荡漾,让头发呈现出很顺滑的光泽感。

潮流就是如此,只要有一个卷发的时尚KOL,那些大家闺秀,名媛佳丽就纷纷拎上手袋,去南京路上的「南京美发」,淮海路上的「红玫瑰」跟Tony比划自己想要的波浪发型。



老上海理发厅上海瞬时间变成了全中国的潮流尖端,全国各省也竞相膜拜,女作家聂华苓在一篇关于武汉的回忆写到:
汉口俄租界两仪街的三岔路口,有个「上海理发厅」。无论什么店,招牌上有了「上海」两个字,就时髦起来了。那理发厅出出进进的女人,打扮得也格外好看,高高领子,喇叭袖子,旗袍两旁开一点小衩,衩口如意盘花,脚上是三寸空花高跟鞋,手一招,汽车开来了。可见上海女人「精致到每一根发丝」的做派影响了当时许多城市,对卷发的偏爱,伴随着她们的整个花样年华。而如今,这群人仍然“超”着波浪小卷,她们心里十分明白,头发是女人的质感和生命力的标志,无论如何都要在头发上下足功夫。
信条2. “ 穿旗袍打油纸伞的女子最美 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女郎 ” 
打望上海Old Lady的服饰,穿裙的总比穿裤的多,穿带花的比穿素色的多,一截穿衣比两截穿衣的多。

而曾经被奉为前卫的旗袍,如今出现在上海街头,却充满了一些古典气息。旗袍出现在上海最不足怪,
在昏黄的上海弄堂里,女人摇摆的背影,就像是城市里的美丽阴魂,这种阴魂不散,令人着迷。

看道路一侧,有
湖绿兼暗绿的桃红玫瑰印花丝缎旗袍飘过;法租界的男士西服订制店内,年龄神秘的女人穿
纯黑色丝绒及脚腕旗袍,陪满头银发的白人丈夫试穿西服;长乐街上,
精雕细琢的高级定制旗袍在光束里神圣而孤独;和平饭店里,上海歌女穿
粉色织金花绣旗袍
,肩臂上挽一袭轻纱。


开落地窗的大厅,打蜡的木质地板上放着三角钢琴,风从外滩吹来,
在摇曳的百合花和旗袍裙摆中几乎可以想见昔日的上海滩风华。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在张爱玲的《更衣记》里,一九二〇年的女人初受西方文化熏陶,排斥女性化的一切,因此「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 而发展上海西化的黄金时期,聪明的上海女人很快便学会了“西学东渐”的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时尚哲学中,她们把长袍改紧,又采用西化的局部装饰,例如在领子上和袖口上,创造出了西式翻领、开叉袖、荷叶袖、下摆缀有荷叶边或是蕾丝边这些极具女性浪漫主义风格的装饰物,还喜欢在旗袍外配搭西式外套、裘皮大衣、钩针外衫等。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长度上的变换也是随心所欲的,只要有敢穿的第一人在。例如像电影明星周璇、交际花薛锦圆这样的女士时尚KOL,旗袍的开叉就会越开越高,而长度也可以短到露出整个小腿。
新式旗袍将女性风柔的肉身曲曲勾出,袍衩开到大腿上,露出同样质料的淡粉色里子,有耐人寻味的风情。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影坛的阮玲玉,文坛的张爱玲,政坛的宋庆龄,都是不折不扣的旗袍丽人。而今上海街头的Old Lady,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仍然崇拜当年那群引领时代的旗袍女性,仍然割舍不掉风姿绰约的旗袍——她们骨子里还是老上海人。
信条3. “ 噱头噱在头上,蹩脚蹩在脚上。”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上海的Old Lady有着自己的时尚哲学。上一篇文章中谈到上海女人的口头禅:“噱头噱在头上,蹩脚蹩在脚上。” 可见她们非常注重整体搭配。像是顺色搭配,
桃红色连衣裙配粉紫色开衫;
草绿色碎花外套内衬墨绿色里子;
蓝紫色针织衫搭绿棉毛衫加宝蓝色碎花丝巾。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她们也懂得撞色和呼应,比如
橘黄色裤子呼应红黄丝巾。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同时,她们还有许多修饰身材的窍门:
连衣裙开到膝盖,露出黑色的丝袜,袜上的黑绣花,像虫子一样,从脚跟蠕动到小腿肚,使得集中注意力在纤细的小腿而不是发福的腰肢上;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穿挖成圆形、方形、鸡心形、金刚钻形的领口,让脸部线条显得更秀气一些;穿西装外套补足不发达的胸部、使人看上去高些或矮些;用外扩的深色伞裙消灭臀部过度的曲线……
信条3. “ 画龙点睛就两字 上海人就是要精气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上海的Old Lady是最懂得画龙点睛的。这种对于细节化配饰的注重从30年代一脉相承,她们要求自己必须每天根据不同的场合、服装来配搭不同的配饰,然而饰品的配备也是一应聚全:耳环、项链、手镯、戒指、胸针、手套、披肩、围巾、发卡,甚至还有眼镜。首饰她们尤其爱珍珠,这种永不落伍的经典,可以从年轻一直沿用到老。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当时的上海交际花与妓女常常有戴平光眼镜为美的,
而现在的上海奶奶,却是把眼镜戴得最有味道的一批人。
金丝椭圆眼镜架在鼻梁,加上满头的银丝,很有退休高级知识分子的感觉。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和其他的「中国大妈」一样,上海的Old Lady也热爱丝巾,不过更低调奢华一些。小巧地围在锁骨处,或者是一条长长的围脖垂下来。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她们还有一个非常复古的时尚单品,那就是
猫跟鞋
。这种又舒适又优雅的鞋子,既可以出入大饭店,又可以去菜市场买菜。对于高跟鞋的欲望,也从30年代的绵延至今,不管年龄几多,高跟鞋都是割舍不掉的心头肉。过去,上海女人随心所欲,只要是她们能够买到的款式、或是她们心仪的新样式,她们一定会想尽办法弄到「脚」上。
风格亦各式各样:有鞋面裹在脚背上只在脚趾上露一个洞的;有黑白皮面拼接得适合跳当时流行的Swing舞的;有浅口碎钻高跟;还有有鞋面上缀有一只蝴蝶结的芭蕾舞鞋……虽然脚上千姿百态,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鞋跟要在3寸以上。如今,随着年龄增长,高跟高度慢慢降下去,但那股爱美的劲儿却丝毫没有熄灭一分。张爱玲的《更衣记中》提过:衣服似乎是不足挂齿的小事。刘备说过这样的话:「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可是如果女人能够做到「丈夫如衣服」的地步,就很不容易。多数女人选择丈夫远不及选择帽子一般的聚精会神,慎重考虑。再没有心肝的女子说起她「去年那件织锦缎夹袍」的时候,也是一往情深的。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我在上海西藏东路的一间名为Lysa Xu古着店,就见识过上海女人聚精会神,慎重考虑衣服的模样。一般的中年女性对于古着店都知之甚少,甚至态度消极,而在上海的这家古着店却有不少Old Lady。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Lysa Xu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西藏中路525号雅居乐国际广场1楼107当时,有位气质脱俗的阿姨正在十分仔细挑一条镂空白色假领子和珍珠项链,我一进店就被她吸引。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她说话温柔又缓慢,有自己的节奏:「女人啊,不管什么年龄都要爱漂亮。不同年龄的女人有不同的美,到了我这个年龄,你自然会有一种韵味沉淀下来,是可以感觉到的。大街上那些年轻人看起来很新潮的衣服,一波一波换得太快了。」我问她是不是很喜欢赫本的电影。「是的,我喜欢她。有一次,我去参加晚宴,穿了一条黑色伞裙,带了儿子送我的一片式的珍珠项链,把嘴唇涂成大红色,好多人夸我漂亮。」「而且,不光女人爱漂亮,连男人也是,像我先生出去吃饭都要把自己收拾得漂漂亮亮的。」「男人也说漂亮吗?」我觉得十分有趣。「就是整整洁洁的,男人不能说能像女人一样打扮得桃红柳绿的,他们的穿着始终要中程式些。」她笑。是的,男子的服色限制是现代文明的一种特征。有这么一种议论,
「男性如果对衣着感到兴趣些,也许他们会安分一些,不至于千方百计争取社会的注意与赞美。如果把男人打扮得花红柳绿的,天下就太平了」 这当然是一种笑话。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在中国的社会刻板印象里,只有那一群粉面桃花的年轻女孩才配穿得漂亮,她们青春洋溢,哪怕披一块麻袋都不会难看。而中年大妈的土味穿搭却总是被嘲讽,老年人更不必说,我们不会把老年人和穿衣打扮联想到一起,所以看到93岁精致的英国女王;ins上法国的奶奶级穿搭,会感到三观颠覆。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可是人到中年,衣柜换过一波又一波,换掉了人生的花红柳绿,换掉了那些不合身的裙子和破掉的丝袜,渐渐懂得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
那些来源于生活与经验的人生哲学,渐渐穿在了身上,塑造出一个闲情风月的外壳,她们似乎永远躲在这个与世隔绝的优雅外壳里,虽然外面的世界早已是沧海桑田,她们却仍然怀揣着黄金时代的美丽信条。熟女最大的忌讳是「年代感」,但她们逛古着店,穿旗袍,戴珍珠——
她们的复古不是追赶潮流,而是骨子里的怀旧主义。美女容易美人难,漂亮容易韵味难。女性的力量、智慧、勇敢、从容,都透过那些丝绒光缎,流彩珍珠里发散出来了。Fin.
2019.10.12部分图源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