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姑娘的双层筒裙

147小编 156 2025-03-03

“金水河畔开鲜花,开呀开鲜花,最美要数英雄花,要数英雄花。英雄花,姊妹花,保家卫国传佳话。肩扛弹药送前方,筒裙竹竿做担架……”悠扬的歌声顺着云南省金平县那蜿蜒曲折的金水河飘向远方,久久回荡。

循声望去,从郁郁葱葱的山林延伸至河谷的巡逻小道上,一道别样的风景映入眼帘:绿色迷彩与红黑相间筒裙组成的边境巡逻分队正在执勤。绵绵细雨拍打着面颊,迷彩早已浸湿,筒裙也沾满泥浆。

“孩子们快来歇歇脚,坐下喝杯水。”巡逻小道一侧简易棚下,黎琼大妈一边招手一边喊:“我给你们拿毛巾擦擦脸。”每逢边防连巡逻执勤官兵途经这里,她都会从家中拿出小凳摆在路边,给官兵送上糯米粑粑和清凉的泉水。

20世纪70年代末,为了支援边境作战,金水河村的10个傣族姑娘自发组建起民兵班,用筒裙做担架冒着炮火硝烟支前作战,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十姊妹”,黎琼就是“十姊妹”之一。如今,“十姊妹”的后代主动走上巡逻路,与边防战士们一道巡逻。今天的这支巡逻队伍中,就有9名女民兵是“十姊妹”的后代。

“你看这边的小路,我们当年就是从这里运送伤员的。”黎琼指着一条灌木丛生的小路对记者说:“那个时候物资紧缺,我们就用筒裙做成担架,别看我那时候年纪小,抬起担架一口气能跑两里山路!”谈起支前作战的往事,黎琼眼睛里闪现出别样的光芒。

这时,黎琼看到民兵班姑娘们的筒裙大多沾上泥水,忙拉住民兵班长陆子黎说:“你可得让小姑娘们回去把裙子洗洗干净。现在虽然是和平年代,但巡逻执勤也会出现危险,这筒裙关键时刻还能派上用场的。”

“大妈,您放心,咱们民兵班都是听着筒裙担架的故事长大的,知道这裙子的意义。我们还把筒裙改良过了,做担架更方便呢。”陆子黎说:“筒裙是咱们傣家女子纯洁、崇高、幸福的象征,现在我们把它做成双层,紧急情况解下一层就可以做成担架了。”她一边说一边将自己身上外面的一层筒裙解下做示范。

“咱们金水河村乡亲们拥军的好传统,就如这筒裙担架一般薪火相传!”连长李坤说道:“筒裙民兵,不仅给我们提供边境一线有价值的信息,还能给我们当‘翻译员’。”

“就是就是,上次我们巡逻分队能够及时发现一处不法分子建立的走私通道,就多亏了黎琼大妈这个‘边防通’!”“筒裙姊妹们还定期给边民讲筒裙担架的故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动乡亲们给咱们巡逻队送物资、送信息。”官兵们你一言我一语,道不尽的感谢、话不完的情深。

“当年单层做担架,如今双层续拥军。筒裙姊妹爱军走向新时代,绽放新光华。嗨!新呀新光华……”在黎琼家的“驿站”歇完脚,巡逻分队再次启程,动人的歌声回荡在边防线上。

上一篇: 今年突然火了一种穿法,叫“靴中裤”,洋气显腿细,很适合小个子
下一篇: 傣族筒裙让少女春光外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