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十三|关于“关公磨刀”的那些事儿!

147小编 78 2025-03-03

2021年6月22日

农历五月十三

迎来“关公磨刀日”

关帝是关圣帝君的简称,形象威武、忠义勇敢,是中国民间社会非常崇拜的历史英雄人物和至尊至圣神明,被尊称为“武圣”。

每逢农历五月十三日,神州大地乃至海外华人聚集区,都会如期举办热闹非凡、场面隆重的“关公磨刀节”。

“关公磨刀节”是为纪念关公的忠勇仁义、以及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一种民俗,至今已传承近千年,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关公磨刀节"不仅有着扎实的民众崇拜基础,浓厚的民众祈福心理,还有丰富的民俗表现形式以及深厚的道德文化底蕴。许多地区的关公磨刀节民俗文化项目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那关公为什么非要在农历五月十三这天磨刀呢?关于"关公磨刀节"由来的传说,各地均有不同版本,反映了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民间信俗。

“关公磨刀日”的由来

传说宋真宗时,有南海妖龙作恶祸害民众,宋真宗求助张天师派关公出战,终驱逐妖龙。宋真宗封赐关公“崇明真君”、“义勇武安王”。

自此,关公于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必亲临南天门外磨刀扬威,以防妖龙再次作恶。关公由此成了中国民间扬善惩恶、驱邪辟魔、主持正义的人间保护神,每逢五月十三关公磨刀节,普通百姓都会焚香祭拜关公,祈求关公镇魔降妖、庇护一方安宁。

为纪念关公磨刀降龙、除灾救难的恩德,民间百姓把五月十三日定为“关公救生日”。每年这天,百姓会在关帝庙隆重集会,焚香膜拜,敬献供品,祈祷天下太平。

磨刀节上祈平安

每年关公磨刀节上,各类祭祀、祈福、关帝巡城、仪式舞蹈、花队巡游、醒狮、舞龙、杂技、武术、戏曲表演、彩炮竞标等系列民俗活动,精彩纷呈,盛况空前。

庆典的高潮部分是"关公磨刀"。身着古装的道士,挥舞着3米长,重60斤的"青龙偃月刀",全场一片欢腾,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之后,道士把偃月刀架在特制的磨刀石上,来回磨三遍,此时观众的情绪达到最高潮,喊声震天,其栩栩如生之状,令人仿佛回到了三国古战场,看到了当年气壮山河,所向无敌的关羽的英姿。

中国是农业大国,追求风调雨顺、粮谷满仓,是中华民众的普遍心理诉求。民间祈雨风俗由来已久,农历五月十三正是麦子灌浆期,稻谷饱粒期,此时田地需要雨水灌溉,才能颗粒饱满,粮食丰产,不然就会减产。

旧时,五月十三之前若逢大旱,当时百姓便会齐聚关帝庙,使用各类祭祀仪轨,向关帝诉说旱情的严重,祈请关帝神灵怜悯天下苍生、及时降雨。

中国民间对关公忠义精神的崇拜,是“关公磨刀节”历经千年而不衰的精神动力,是民众踊跃参与、传承忠义的人文基础。在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中,使得关公忠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得到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近距离感受关公忠义文化

运城是关公的故里。在运城,想要近距离感受关公的忠义魅力,一定要来解州关帝庙。这里拥有着众多的关公文化,是拜见关公的必来之地。

解州关帝庙位于距运城市区20公里处的解州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建制最高、保存最全的关帝庙。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

南临巍峨秀丽中条山,北依万顷碧波大银湖,关帝庙建筑高耸威严,配以参天松柏,颇具皇家气派;庙内悬挂的康熙、乾隆、咸丰的亲笔书,堪称珍宝。

庙中精华“春秋楼”,更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珍品;大殿中的关公塑像,神情肃穆,让人震撼。

“武庙之冠”关帝庙,其关公文化和关公精神,早已成为全球华人心中极具分量的精神信仰。

运城中条山上关帝铜像

关公一生忠义仁勇,诚信天下,数千年来以武圣人之尊与文圣孔子齐名,倍受海内外炎黄子孙顶礼膜拜。“关公磨刀日”,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和小编一起来关帝庙探索关公忠义文化,真正了解关公“忠义仁勇礼智信”的精神内核。

部分图文来源:关公文化彭允好

- END | 运城文旅 -

上一篇: 邢台民间舞蹈——扇鼓舞(打扇鼓)
下一篇: 18岁多多素颜逛街被偶遇,穿搭时髦筷子腿吸睛,个头超1米7好高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