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母亲河”畔,这座咖啡馆刷爆朋友圈

147小编 124 2025-03-02

日本京都鸭川河畔的午后,康晓红喝着咖啡,看着这条清澈的京都第一河川和两岸盛放的樱花,思绪开始不自觉地飘向崇明。乡间河畔、咖啡,这些词和画面,不停地跳入她的脑海。这是康晓红在崇明生活了5年后的一次旅行,那次旅行成了梦想照进现实前的重要节点。几年后,模糊的画面变得清晰,一家特别的河景咖啡馆在崇明开业。

老厂房有了新生命

坐标庙镇镇东村宏海公路515号,大面积落地窗,三角式天顶,极简灰调,摒弃了传统的咖啡厅格调,现代工业风的空间张扬大气、明亮通透,又与周围质朴的环境完美融合。

整个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二楼可以更好地“看风景”。木板铺就的室外休闲区,让消费者能在户外喝咖啡,别有一番风味。门前的环岛运河缓缓流淌,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这里是515咖啡艺术中心,一家特别的河景咖啡馆。春节期间开张后,迅速成为崇明的网红流量打卡地,名列抖音“上海咖啡厅收藏榜”第二名。515咖啡艺术中心由老厂房改造而来,前身是一家不锈钢厂,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被闲置下来。老厂房紧邻环岛运河,这是一条滋养着崇明的“母亲河,它静静地看着时代更迭,目睹着这座岛的发展变迁。曾经风光一时的工业中心,如今只留下破旧的厂房连接着旧时光。在河边站立许久,康晓红心中有了清晰的图景,“在这里建一家河景咖啡馆吧。”

康晓红康晓红出生于1985年,闵行人,从事IT行业。时尚的穿搭,彰显她不俗的品味。2010年,因为爱情,她来到崇明成家立业。城市里呆久了,看惯了丰富多彩的夜生活,来崇明后康晓红发现,晚上可选择的娱乐项目实在有限,周围不少年轻人也和她有同样的感受。从那时起,打造一个吸引年轻人的休闲去处的想法,就开始在康晓红的心中萌芽。去年,康晓红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一拍即合,决定共同打造这样一家咖啡馆。

找到场地后,历经5个月的改造,老厂房重新焕发出新生命。

村子变热闹了

“开张第一天就爆单了,咖啡出杯量达到了三四百杯。原本预计春节期间1天的营业额在1万元左右,结果远远超过了。”康晓红说,因为食材不够,她和小伙伴连夜去市区采购。“对于我们这个5个人的微型团队来说,是一个考验。咖啡师几乎从早到晚站着,根本没时间休息。”

今年大年初一,515咖啡艺术中心正式对外营业。因为前期在线上平台做了宣传,积累了一些粉丝,开业第一天,就有不少人慕名前来。咖啡、蛋糕、围炉煮茶,河景、落日、时尚空间……网友的打卡照刷爆了朋友圈,“515很快就出圈了。开张至今两个月有余,热度依然不减。每天的咖啡出杯量在200杯左右,周末出杯量达每天300杯左右。

515咖啡艺术中心开张后,附近的村民明显发现,来村里的人变多了,进出村里的车子也多了,尤其是晚上,咖啡馆附近的空地上常常停满了车。小吴是在崇明工作的95后,她每周都会和朋友来这里。“以前晚上会和朋友去逛万达。‘515开了以后,我每周都要和朋友来两到三次,一起喝一杯,聊聊天,放松心情。这里的氛围感特别好,和商场的感觉不一样。”夜幕降临,咖啡馆灯光斑斓,倒映在河面上,形成迷人的景观。咖啡馆不仅受到年轻人的喜欢,也同样吸引着附近的村民。

王阿伯是镇东村的村民,当了大半辈子农民,压根没喝过咖啡,自从村里开了咖啡馆,拉着老伴去光顾了好几次,“家门口就有咖啡喝,我们也去体验体验优雅的生活方式。”

“在以前,一到晚上七八点,村里就没了人影,像现在这样热闹的景象根本看不到。”镇东村党总支书记顾大丰说,“不少来咖啡馆的消费者,都夸我们村里环境好。我们将不断提升村里的环境面貌,吸引更多像‘515这样的旅游新业态入驻村里。

是咖啡馆,也是造梦空间

康晓红告诉记者,她看过一组统计数据,上海已经拥有超过7800家的咖啡馆,是目前全球咖啡店数量最多的城市。“随着咖啡在上海市区渗透率的逐渐饱和,咖啡市场开始下沉乡村。这几年,咖啡馆也开始出现在崇明乡村,有的开在民宿里,有的从民宅改造而来,各具特色,都很受欢迎,但坐拥绝美河景的,我们应该是第一家。”

开店前,康晓红和团队对崇明的咖啡市场做了充分的调研。生活在崇明的年轻人,对于晚上能去哪“坐一坐、喝一杯”的诉求很强烈,康晓红认为,咖啡馆下沉崇明乡村的商业空间非常大。在她看来,“515成功的很大原因,是摸清了崇明青年的潜在消费需求,精准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释放消费欲望的出口。

咖啡是515的主打,专业咖啡师的手艺,自然受到消费者的喜欢。藏红花拿铁、橘皮拿铁等融入了崇明当地特色的饮品,也圈粉不少。这里的咖啡师平均年龄25岁,是一支肯吃苦、有创意的年轻队伍。

“我们每天都有内部例会,会根据客户的体验和反馈,不断更新产品和服务。”团队最年轻的00后咖啡师对记者说,“我特别喜欢崇明的自然环境和这里的工作氛围,这是大城市里没有的。”

515以咖啡为媒介,为年轻人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也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给有创业梦的年轻人带去灵感。“经常有大学生或是想要创业的年轻人,来向我们请教在崇明工作或创业的经验,他们在‘515看到了梦想和生活可以平衡的可能性。”康晓红说,未来,“515”将通过举办烘培、摄影、插花等各类活动,真正把这里打造成“咖啡+”复合型业态空间,吸引更多年轻人扎根乡村、实现梦想。记者:郭杨如熠;部分摄影:沈嘉俊编辑:陈锦源
上一篇: 冰淇淋也能做咖啡?这款超适合夏日的咖啡搭子,叫做“阿芙佳朵”
下一篇: 周迅机场穿搭太任性,三层叠穿配拖鞋,这操作谁能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