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穿上“条纹衫”,怎么穿搭都具备时髦感
173 2025-07-22
普洱茶的原产地在云南,普洱茶的最大消费地在广东,普洱茶的话语权在哪里呢?反正不在云南,好像也不在广东。
如果在云南,那云南专家研究出来的结果,怎么就不如人家江浙研究出来的权威高呢?十几家茶企业的300个茶样,研究出来的结果,因为是云南的专家,所以样本不足不足取信。但是如果是外省的专家就不一样了,一家茶企业,12个茶样,那就是全威信很高了。
如果在广东,好像云南人也不服,我们茶农天天和茶树打交道,难道还没有你们懂?广东的就要说了,你们的发酵技术,难道不是从广东学的?没有广东人帮你们卖茶叶,你们现在还在树上住着呢?还想年年挣几百万?
那普洱茶的话语权在浙江还是在安徽,还是在福建?还是没有谁有普洱茶的话语权?如果没有话语权,那么宣传到位就是空谈。没有舆论高地,那么市场就没有高地了。云南是怎样失去普洱茶的话语权的呢?当然,现在还没有,将来也不可能完全失去,毕竟确实就大范围而言,只有云南有普洱茶,只有云南的普洱茶才有这样明显的一山一味的风格。
云南古树茶的概念,是普洱茶的内讧,古树茶和台地茶应该是组成普洱茶的两个重要部分,他们应该是多和少的关系,而不应该是高贵和低贱的关系,普洱茶的宣传上,古树茶的宣传上,是不应该践踏台地茶,顺便把全国所有的茶全部践踏一遍。试问武夷岩茶、龙井茶、君山银针、金骏眉、大红袍,他们因为他们是台地茶而贬值了吗?他们因为是台地茶而被人所抛弃了吗?并没有!古树茶很好,但是台地茶也没有多差。古树茶的优秀,不是靠践踏台地茶来得到的。
其次普洱茶的宣传方面,也不能凌驾在六大茶类之上,普洱茶很好,大家都承认,大红袍,不好吗?大佛龙井不好吗?是不是只要独步天下,只要有特点,就要去做单独的一类。正如皇帝再高贵,也无非男女,无非老幼。普洱茶好,那就好好宣传,为什么要觉得普洱茶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呢?
宣传归根结底,就是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为什么要出了云南省,对着全国的茶,说你们不行。回到云南,又对着台地茶说你们不行,你普洱古树茶,再行,也是少数,你普洱茶,再行,也是少数,只有内部不内讧,一起做好云南茶,宣传好普洱茶,研究好普洱茶,才能够真正的掌握住普洱茶的话语权。
不要自己卖着冰岛茶,怪人家专家怎么冰岛茶都喝不出来?你懂,你可以搞个研究院嘛,学校的研究是要为多数人服务的,研究茶,肯定要以多数茶为主的,云南多数的茶,就是台地茶。学校和企业就是应该多合作,才能多出结果的。不研究哪里来的成果?人家国酒茅台已经可以解析传统、数字表达、精准复刻、系统创新了,普洱茶的发酵、拼配什么时候可以做到?一个个钻在钱眼里,卖茶的不好好卖茶,搞研究的不好好搞研究,这种能把普洱茶搞好?
包装搞不过福建,文化宣传干不过江浙,销售干不过广东、福建,彼此嫌弃,相互围攻的本事倒是不差。如果不甘心成为产业的末端,只有微薄的利润,那就静下心来多学习,多去给别人捧捧场子,普洱茶是云南的,谁也抢不走,但是谁能做好普洱茶,讲好普洱茶,就只有真正了解人、茶、市场的才能做到。
想要宣传好普洱茶,就要
1、做好普洱茶,这仅仅是说工艺,也说的是管理,名山茶,每年冰岛村公布一下自己的产量,很难?村委会统一做出防伪很难?台地茶不打农药,很难?企业多去研究拼配和发酵,一定要有拼配的配方,哪怕是类似秘籍一样的口诀都行。毕竟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只有把工艺精细化、专业化、特色化以后,产品的附加值才能真正的高。行业做好自律,企业做好市场突破,专家院校做好科技科学研究。自己做好自己的事,经常联动,支持。
2、要多说普洱茶、普洱古树茶的好,但是要学会圈地自萌,给别人留有空间,不要无差别的攻击除了自己的,一切茶。发自己的光,而不是去遮住别人的光。在哪里都要自信,不要在哪里都谦虚的不敢说话。记住一条,学茶学到老,茶名数不了,说你了解的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