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女性的时尚之选:层次短发
129 2025-05-22
最近群里有小伙伴问,飞机客舱旅客下拉式氧气发生器跟便携式氧气瓶有什么区别?小编根据群中詹工等大神的回答,又额外找了好些资料,今天来给大家彻底普及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为什么客舱要配置下拉式氧气发生器?飞机在高空高速飞行,客舱密封且由增压系统增压的。在巡航时,客机飞行在万米高空,旅客并没有感到身体上的不适,但实际上,飞机机身结构正在承受大约9个PSID的压差。
然而,万一在飞行过程中发生了意外,出现客舱压力骤然变化的情况,那会对旅客造成什么影响呢?在专业上,我们叫这种情况为释压,座舱快速释压导致的最显著的即时反应将是肺部的空气突然溢出。有些旅客朋友认为自己可以屏住呼吸来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可是这是没用的。
首先,事件发生带来的惊讶会超过任何你可能想到的防范措施。其次,压差的快速变化让你完全不可能屏住呼吸。正常人在释压状态下可能造成失能的时间与飞机当时所出的高度不同而有所不同:飞行高度7000米,2分钟,飞行高度9000米,1分钟。一个飞行员网友AIRRACER亲身经历在FAA航空医学研究中心的高度舱中7000米的失能时间是2分58秒,他是有准备的,缓慢的释压,如果是瞬间失压,这个时间将缩短一半。
所以在一万米高空飞行,实际上,我们飞行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个高度上飞行,人保持清醒的时间只有9到12秒。由于被震惊的缘故加上紧张的身体对氧气消耗得更快,爆发式或者快速的释压会使这个时间减半。(此段内容来自民航资源网,作者:姚永强)
所以,在万米高空,如果飞机快速释压,人会在几秒失去意识,一两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失,因此,客机旅客氧气系统的存在就非常必要了。
那么,旅客氧气系统有那些设备?又是如何工作的呢?
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一下法规是怎么规定的。
CCAR-121部对旅客供氧和飞机下降航路超障均有明确要求:
第121.329条 涡轮发动机飞机用于生命保障的补充供氧要求
(c)旅客。每个合格证持有人应当按照下列要求为旅客提供氧气:
(1)对于座舱气压高度3000 米(10000英尺)以上至4300 米(14000英尺)(含)的飞行,如果在这些高度上超过30 分钟,则对于30 分钟后的那段飞行应当为10%的旅客提供足够的氧气;
(2)对于座舱气压高度4300 米(14000英尺)以上至4600 米(15000英尺)(含)的飞行,足以为30%的旅客在这些高度的飞行中提供氧气;
(3)对于座舱气压高度4600 米(15000英尺)以上的飞行,在此高度上整个飞行时间内为机上每一旅客提供足够的氧气。
因此,在飞机上,一般会配备触发式的旅客化学氧气发生器和便携式的旅客氧气瓶这两套系统。下面这幅图就是触发式旅客化学氧气发生器。
氧气从哪儿来?
上图中的化学氧气发生器就是产生氧气的核心部件。氧气面罩自动脱落后,乘客需要将氧气面罩下拉,触发化学氧气发生器工作,然后将面罩罩住口鼻,提供氧气。由于化学物质的限制,一般情况下能够持续供氧10-15分钟,而且供氧过程不可逆。一旦释放了氧气瓶,就必须在落地后到执行下一个航班前完成更换。
化学氧气发生器的特点
(1)氧气的触发,面罩与氧气发生器之间有一根系紧细绳,拉下绳索可触发头顶氧气发生器的释放销作动撞针,从而刺穿化学物质腔,物质混合进行化学反应产生氧气。一般产生反应的化学物是氯酸钠,以铁为可燃性材料。反应后产生Nacl,Feo,和氧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这就是为什么在PSU内的化学氧气瓶上会有高温警告的标识。
(2)氧气的供应,一般而言,两人座位上面的PSU内有一个氧气瓶供应,三人座位会有两个氧气瓶。
(3)面罩的作用,面罩除了帮助大量吸入氧气外,还能够过滤掉氧气瓶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附着物。
(4)缓存胶袋,因为氧气的产生是通过化学反应,所以氧气的产生不是匀速的,这时,缓存胶袋就起到了暂存氧气的作用。
便携式氧气瓶
在客舱内,另外一套救命用的氧气设备就是便携式氧气瓶了,相比与旅客化学氧气发生器的不同,便携式氧气瓶一般用在单人急救,维持等意外情况,例如,最近经常出现的孕妇在飞往美国的航路上意外产子的过程,就必须要用到便携式氧气瓶。
手提氧气瓶用于飞行时在飞机座舱内游动医疗救助。每一个氧气瓶都是一个独立的氧气系统。手提氧气瓶上多是高压氧气瓶,在70°F时其充气压力达到1800PSIG。氧气瓶上有压力表,显示氧气瓶的压力,同时也显示了氧气瓶内的氧气量。关断活门用于控制高压氧气瓶供到头部连接组件。氧气瓶头部连接组件内有压力调节器,可以调节供往氧气面罩的压力和流量。关断活门顺时针方向转动是关断,逆时针方向转动是打开。只有插入氧气面罩接头才会有氧气留到氧气面罩。(此段内容选自东航机务茶社)
小伙伴们都明白了吗?
关于我们
转载要求:作者一栏请写“转自航佳技术”,文章底部粘贴“航佳技术二维码”,“阅读原文”粘贴航佳原文地址。
投稿事宜:坚持原创,欢迎投稿!稿费?有!
投稿邮箱:aeroit@aero-expert.com
微信讲坛:欢迎您来航佳平台开微信讲堂,将有丰厚的课时费回报。
商务合作:韩先生微信:hanhm14762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