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宽背厚别焦虑!夏季穿搭避雷+显瘦攻略来啦
182 2025-08-17
【来源:880山西交通广播】
大家读科普
为什么花会开?
为什么草会绿?
为什么鸟会飞?
为什么天会黑?
为什么
……
为了点燃广大青少年心中对科普知识的热情火焰,山西省科学技术馆与山西交通广播强强联手,共同推出了全新栏目——《大家读科普》,现已正式上线!这一栏目巧妙地与中小学科学课程相结合,特别邀请了来自不同中小学的师生作为领读者,为大家带来既精彩又充满乐趣的科普内容吧!
来吧,带着你的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打开科学课本,去探究科学的奥秘。那些你一直以来脑海当中的疑问,那些让我们既好奇又新鲜的科学现象,一点一点读给你听。
大家读科普,我们一起吧!
一到冬天,怕冷的人就恨不得把家里的所有衣服都套在身上。不光要穿羽绒服,里面还要毛衣、秋衣、打底衣层层套,生怕一个没穿够,寒气就从缝隙直入五脏六腑。但……这么穿舒服程度直接跌破一星,手脚锢得险些不过血也就算了,好像也没暖和到哪里去!相比那些羽绒服里套件短袖就能火速出门,雪地里都能冒热气的人,真的是白受罪了。不是说冷了就加衣服吗,那为什么羽绒服多穿点反而不如少穿来得暖和?
本篇文章素材来源于苏教版科学课本五年级上册 《从冬季穿搭看热传递》
保暖的奥义,是适度的蓬松!我们的身体时刻都在产热,由于人体和外部环境的温差,我们也在时刻发生着散热。如果散热太快,产热速度跟不上,我们就会感到很冷,而如果几乎不散热或者散热速度慢,我们产生的热量都能积蓄在身体周围,自然就能暖暖的。因此保暖的本质,就是减少人体本身热量向环境的散失。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往身上包裹一些传导热量速度比较慢的东西。
那怎么看物质传递热量的速度呢?我们可以看热导率这个指标。简单来说,一种物质的热导率越低,它传递热量的速度就越慢,保温效果就越好。反过来,热导率高,传递热量速度快,保温效果就不好。
我们目前常用在保暖衣服中的羽绒、羊毛、棉等天然纤维,以及腈纶、粘纤、涤纶等,都是热导率相对比较低的材料。但如果要说目前世界上热导率最低的物质,还得是静止的空气。因此,对于一件既定的衣服而言,除了它本身的热导率要够低,它还需要能在面料表面制造适当厚度且稳定的空气层,强强联合保温效果更佳。
如果想要穿的保暖,可以采取这个公式来穿搭:1.外层选择羽绒服、棉服、羊绒大衣、环保皮草、冲锋衣等有一定抗风能力的衣服,如果本身可制造较厚空气层更佳。2.中层采用柔软、蓬松的摇粒绒、抓绒、薄羊绒、羽绒内胆等再制造空气层。如果外套本身就比较保暖,且比较抗冻,可以直接去掉中层。3.内层选择吸湿透气的贴身保暖内衣、速干衣、瑜伽衣等,迅速透湿透气,避免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湿气在衣物内积攒,影响外层的蓬松度,降低保温性能。
听到这里,同学们是不是明白把衣服层层套在身上,却依然不觉得暖和的真实原因了呢?看来,学习更多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让科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想必“炙手可热”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那它反映出什么样的科学原理呢?
点击音频收听
本期《从冬季穿搭看热传递》
朗读教师
教师姓名:焦静霞
(迎泽区山水城小学校)
本期《从冬季穿搭看热传递》
朗读学生
学生姓名:闫逸宸
(迎泽区山水城小学校)
监制:蒋梅 王天峰
审核:李静洁
记者:杨明璇、杨雅莹
编辑:毛磊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