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女性夏季穿搭别犯愁!这4类上衣+3个技巧,优雅减龄有气质
35 2025-07-08
【乡党篇十.第3节】古人穿衣服有讲究
【原文】
君子不以绀(gàn)緅(zōu)饰①,红紫不以为亵(xiè)服②。当暑,袗(zhěn)絺(chī)绤(xì)③,必表而出之④。缁(zī)衣羔裘⑤,素衣麑(ní)裘⑥,黄衣狐裘。亵(xiè)裘长,短右袂(mèi)⑦。
【注释】
①绀(gàn):深青带红。緅(zōu):黑中带红,丧服的颜色。饰:镶边。有人解释绀緅是丧服的颜色,因而孔子不建议用镶边。
②亵(xiè)服:平时在家里穿的便服。为什么不用红紫色,有人解释,因为太艳,是女人穿的,孔子因此不建议用。
③袗(zhěn):单衣。絺(chī):粗葛布,这里指粗葛布制成的衣服。绤(xì):细的葛布,这里指细的葛布制成的衣服。葛布做成的衣服透风凉快,但里面要有衣服打底,不然太透了。
④表:外面。必表而出之:一定套在外面。
⑤缁(zī):黑色。羔裘:羔羊皮袍;古人穿皮袍,毛向外,因此外面要用罩衣;古代的羔裘都是黑色的羊毛,因此要配上黑色罩衣,就是缁衣。
⑥素衣:白色衣服。麑(ní):小鹿,白色。
⑦袂(mèi):衣袖。
【大白话】
君子不用青中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做镶边,红色和紫色不用来做便服。暑天,穿细葛布或粗葛布做的单衣,一定是套在外面。黑色的衣配羔羊皮袍,白色的衣配小鹿皮袍,黄色的衣配狐皮袍。居家穿的皮袄比较长,可是右边的袖子要短一些(便于右手干活)。
【原文】
~必有寝衣①,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②。去丧③,无所不佩。非帷(wéi)裳④,必杀(shài)之⑤。羔裘玄冠不以吊⑥。吉月⑦,必朝服而朝。
【注释】
①寝衣:小被子。
②居:今作“踞”,古人席地而坐,即蹲着坐。
③去丧:丧期满了,古代人父母去世要守孝三年。
④帷裳:礼服,上朝或祭礼时穿,用整幅的布不加裁剪而成,上窄下宽,多余的布做成褶(zhě)。
⑤杀(shài):减少,裁去,这样节省布料。
⑥玄冠:一种黑色礼帽;羔裘玄冠都是黑色的,古代用作吉服,因此不能穿去吊丧(到丧家祭奠死者)。
⑦吉月:每月初一。
【大白话】
睡觉一定要有小被,长度是人身长的一倍半。用厚厚的狐貉皮做坐垫。服丧期满之后,任何饰物都可以佩带。不是上朝和祭祀时穿的礼服,一定要经过裁剪。羊羔皮袍和黑色礼帽都不能穿戴着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上朝的礼服去朝贺。
【趣讲一下】
古代礼仪还是很繁琐,大部分被简化了,这是现代社会的进步。古代穿衣服长袍短褂的,很费布料呀。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进行兵制改革。西北戎狄的的衣服,衣短袖窄,便于打仗,和中原华夏族人的宽衣博带长袖很不相同,所以俗称“胡服”。
【原文】
齐(zhāi)①,必有明衣②,布③。齐必变食④,居必迁坐⑤。
【注释】
①齐(zhāi):通“斋”,斋戒。
②明衣:斋戒沐浴后换穿的干净内衣。
③布:用麻布做的,棉布传入中国的时间主要在北宋时期。
④变食:改变日常饮食,不饮酒,不吃韭、葱、蒜等气味浓厚的蔬菜,不吃有腥味的鱼肉等。
⑤迁坐:改换卧室。古人在斋戒以及生病时,住在“外寝”,而平常与老婆居住的卧室叫“燕寝”。
【大白话】
斋戒沐浴时,一定有浴衣,用麻布做的。斋戒时,一定改变平时的饮食;居住一定要改换卧室。
【趣讲一下】
斋戒是指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整洁身心,以示虔诚。古代因为很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所以对各种祭祀非常重视,实际上是对神灵的精神依赖。